隅隅百度网盘-(60)(1 / 4)
现存的大部分人对抗丧尸潮的办法就是逃,遇到丧尸潮,只能坐上车逃离,不然就会和基地一起被丧尸潮摧毁。
开车逃跑也是对抗丧尸潮的一种办法,但是眼前这个基地明显不是这种方法。
沈兰点点头,你说的也是,前几天那几个感染的我处理了,现在应该没问题,观察期期间应该没事。
一提起这个,袁松眉头就皱紧了:那三个人到底怎么回事?他们偷偷下车被丧尸抓咬了吗?
沈兰也一脸疑惑:不清楚,他们变异的时候根本没法对话,我问过和他们相处的人了,他们都被暂时隔离在了单独的一辆车里,但是他们并没有受感染。问话的时候,他们也说从来没见变异那几个人和丧尸有过接触,就奇了怪了,不知道他们怎么感染的。
袁松看向不远处的研究所四人,问:研究所那边没给出什么结果?
没有,她们说样本不足,也没有专业的设备,没法进行研究。
当然不足了,他们对丧尸的聚集敏感到了一定地步,一两只丧尸都不能放过,又哪里来的样本呢。至于设备,他们的车大多用来装人装物资,有些设备还有电、环境等要求,他们带上也没用。
袁松叹了口气,望着夜里唯一一处可以称得上安全的地方,有些低落地说:希望这个基地是不一样的,不然我们真的没希望了。
从a市到s市,跨越了大半个国家了,如果还没找到一处适合生存的地方,他们真的只能一辈子生活在车上了,活不了多久。
魏瑜姝等人在观察车队的时候,车队的人也在观察她们。
八天的观察期到了,这几百个人的大车队,竟然一直都没有任何异动,看来是真的没有人感染。
于是魏瑜姝等人开始着手把对面工厂的物资搬回来,然后将对面工厂空出来给这群人住。
对面是一个食品加工厂,面积还挺大的,几百个人几天就将两个工厂之间的马路建起了高墙,中间的马路也被划进了基地的范围。
人一多起来,管理就成了问题,基地这边四十几个人还好管理一点,那边两百多个人管理起来着实麻烦,但好在车队那边的人似乎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制度,还有相对应的规章制度。
既然大家都身处一个基地了,虽然魏瑜姝这边的人并不能完全信任对方,但是交流还是必不可少的。
在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两队人关系融洽了不少,对面的人确实都比较正常,与郭忠等人完全不一样。
白天两个队伍各自去搜寻物资,但是魏瑜姝发现车队的车好多都是经过了改装的,非常结实耐撞,当她提出借车的时候,车队的人爽快地答应了。
毕竟他们好不容易安顿下来,流浪了几个月,终于能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好好洗个澡,然后安心睡上一觉,有魏瑜姝的基地给他们供水,他们也开始参与到基地的建设中去。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建立之后,很多东西也就不怎么分你我了,尤其是这种公共资源。
岳风的本科学的植物学,虽然现在不是学这方面的,但是他对植物的研究还挺深入的,他跟着基地的人一起去后山搞研究去了。
相对于丧尸病毒来说,研究植物变异显然要简单多了。
毕竟外面成片的样品,有专门搞科研的人存在,两个队伍就商量着要建一个实验研究所,毕竟要想活的久一点,必须得不断地发展科技。
s市本地就有几个国内出门的研究所,虽然他们记不得在哪里了,但是找了一天,很快就找到了。
里面乱成一团,但好在一些重要的设备还完好,只是没电,开来了大货车,将设备运送回去。
就在水厂里建了个研究室,毕竟对面食品加工厂的地方有点挤,住了那么多人,不像水厂这边就住了四十几个人。
研究所四人为了方便搞研究,直接从对面搬了过来,住在了水厂宿舍。
有了开头之后,一部分负责后山耕种的也搬了过来,他们顺便把从水库到水厂的路上也重新清理了,以免丧尸破坏了运输通道。
两个队伍的人住都住到一起后,很多事情就越来越分不清了。
规章制度也渐渐的运用到了整个基地里,她们依旧每天向外广播,招揽更多的人。
不仅如此,因为有车队的加入,她们建设基地的速度越来越快,广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开始逐渐有零零散散的车队来投奔她们。
人多了起来,管理基地、建设基地、搜寻物资成为了最重要的三件事。
而这时候,两个队伍的有话语权的人,也聚集到了一起。
最后的结果是,魏瑜姝、卫莱、严君等是搜寻物资的主要管理人,江望烟、何方、周海等是建设基地的主要管理人,袁松、沈兰等人是管理基地的主要管理人,他们俩年纪都挺大了,沈兰41岁,袁松48岁,两人在末世之前好像都是当官的。
末世里活下来的老年人挺少的,毕竟末世生存太考验体力了,尤其是在最初的时候,除非有人一直保护你,否则若是体力跟不上,要么沦为wan物,要么就是被抛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