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4(1 / 2)

加入书签

他们是这舞蹈表演到半道儿来的,没有从头看,也便意兴阑珊,苗笙的注意力很快被几个伙计端上来的那些琳琅满目的食物给吸引了。

光小吃就有十几盘,有甜有咸,有糕点也有炸物,虽说量不大,但一种尝一口,加起来也很有分量;甜品有六七种,什么红豆圆子桂花汤、核桃芝麻糊、奶香南瓜羹,甚至还有红枣枸杞燕窝。

“太夸张了吧?”苗笙盯着这些好吃的,吞了吞口水,“我怀疑你在养猪。”

游萧勾了勾唇角:“谁说的,明明是在养猫,你最近胃口好了些,但也吃得太少,养分跟不上,怎么才能长点肉。”

“食物贵精不贵多,够用就行。”苗笙自有一套理论,此刻也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准备好好品尝一番。

难怪这云雀楼以小吃闻名,这些东西都很好吃,吃得他停不了嘴,但等舞蹈表演结束,他也撑得不行,捂着胃站了起来。

游萧着实无奈:“细水长流就好,怎么还想一口吃个胖子?”

“说书就要开始了,我得仔细着听,学学人家是怎么写的。”苗笙认真道,扶着栏杆翘首期待。

中央舞台上清理了方才舞蹈所用的装饰,在周遭换了几个烛台,又搬上来铜镜,做了一些反光的效果,把舞台中心映得很明亮。

等伙计们都退下后,一个说书人才握着扇子缓缓走上来,対周围观众做了个揖,换来一片掌声雷动。

今天的表演内容也贴在了包厢里,还有表演者的介绍,这位说书人艺名叫做“酩酊客”,像是南轩府最受欢迎的一位。而他要说的故事名叫《江湖见闻录》,正是苗笙喜欢的东篱先生所着的故事集,里边每一回都是一个独立的江湖故事,现在讲的正是

第二回。

这本苗笙没看过,他只能聚精会神地听酩酊客说书,生怕漏掉什么关键情节。

起初是站着听,后来站累了把椅子拖到栏杆处,坐下来身体向前趴,手肘支起,双手托腮,是游萧从未见过的专注模样,连自己想给他递点茶水都要被嫌弃。

真是无奈啊……唤笙楼主有点头疼。

起初苗笙醒来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整天闲着不好,容易胡思乱想,可现在一心扑在写话本上,似乎也不太好,有种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的感觉。

游萧总担心他费了太多思量,会影响身体。

这《江湖见闻录》的

第二回说的是三兄弟的故事:老大老二本是邻居,小时候两个人从野狼口中救了一个同龄的流浪少年,凑钱请了郎中给他治伤,后来轮流给他送饭将他救活,之后三人结拜成了兄弟。

谁知刚结拜不久,有魔教的人来到了老大老二所住的村子,为了寻找被人偷走的一本武功秘籍而屠杀了全村人,包括两人的父母,是老三拚命拉着两人逃跑,三人才逃出生天。

老大老二悲痛不已,决意要去魔教的死対头、正道之光沧溟谷拜师,练成绝世武功后杀上魔教为父母报仇,老三自然与他们同去。三人根骨绝佳,都被沧溟谷收下,开始了勤学苦练。他们不仅是结拜兄弟,现在更是亲师兄弟,彼此更加照顾及爱护対方。

他们兄弟三人中,老大忠厚老实,老二义薄云天,老三是最聪明却性子最执拗的那种,但这跟他早年父母双亡、一直流浪有关,他脖子上一直挂着个护身符,是父母留给他的,这个护身符是一个半镂空的小玉球,他从来没有打开过,直到有一天在后山练功,一不小心从山上摔下去,护身符绳子断裂脱落,撞在了石头上,摔成了两半,而那护身符中,竟然藏着一个折迭得很密的纸条,居然就是魔教在找的武功秘籍!

可这秘籍并非是老三偷的,本就是属于他的,但却因为这个,害得他两个哥哥的父母及全村人都失去了性命。他不敢跟那两人说,只能自己偷偷练习这上边的武功,希望把自己练得强大之后,亲自替他们报仇。

可他求成心切,一不小心,居然走火入魔!

听了近两个时辰,酩酊客的表演戛然而止,说出了那句令人郁闷不已的话:“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啊啊啊!怎么能停在这儿?!”苗笙气愤地捶着栏杆,“太吊我胃口了!”

游萧安抚地摸摸他的后脑杓:“无妨,明天我们再来听就是,若你实在等不及,等一会儿吃过晚饭,我带你去书坊转转,看看能不能买到这个话本。”

“好!去买话本!”苗笙双手并在一起搓了搓,兴奋道,“方才光顾着听故事了,竟然忘了学习他的故事是怎么开的头,又是如何展开的,买回话本来要好好研究。”

游萧温声道:“不必着急,你不是已经确定了无锋的视角了吗?这样看更有传奇性。”

“但我后来又觉得,似乎以霜雪海或者秋寒云的视角来讲述,又更动人。”苗笙郁闷道,“写了几个开头都觉得不対劲。”

旁边突然传来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这要看你想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得先确定这一点,再去找视角。”

苗笙来回看了看,一脸茫然,一时间不知道是哪边的人在说话。

游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