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一三四章 前所未有(3 / 5)

加入书签

准备好了,甚至如箭在弦地兴奋起来。街面上的情况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变化的,几台摄影机和摇臂明显是以舞台为中心,还有不少人明显是在等待什么。

倒计时两分钟了,已经有过一些路行人意识到会发生点什么了,愿意观察观望了。

终于,牌子上的001变成了59,58……一秒一跳了。有那么些演员真是不专业,这就把注意力都放在还没拉开幕布的舞台上去了,甚至开始靠近了。

很多双眼睛盯着倒计时,十、九、八……街面上依然是平时的嘈杂,舞台旁边有几个迫不及待的亲友团在等待,几个行人在期待。

倒计时结束的同时,清亮的竹笛声在街面上响起,柴丽甜吹得很稳,音箱声音开得不小,五十米开外也听得很清晰。

突如其来的竹笛旋律引起了道路上很多人的注意,几十米范围内的都听见了,有差不多三分之的人在第一个小节之后就开始找声音来源,甚至是驻足下来探望。也就是在第一个小节之后,幕布开始拉开或者升起,没有出现机械故障。

幕布还在缓缓升起的时候,两把二胡加入了。调音师干得不错,照着CD效果来的。

在这步行街上一般应该难听到二胡,而且这二胡和笛子的配合明显不同于大多数人的传统印象,所以更多的人产生了兴趣。路人们也很容易找到声音来源,那边幕布后面的白色舞台上,柴丽甜站在最前面持笛而奏,后面台阶上还有九个女生,色彩缤纷不光醒目,更能留住绝大部分的视线。

亲友团图表现或者是等不及了,好多了不客气了,远远近近地开始朝舞台靠近了,还招呼杨景行也快点抢个好位置。

舞台上的乐器陆续响起,音色音量方面,用制作人的要求来看还是不如CD那么精细合理,但是现场有现场的优势,而且也算得上演唱会水准的现场。

前奏即将结束,这时候舞台周围三四米的距离内有近百号人了,比较密集了,大部分是起带头作用的亲友团。舞台十米范围内有差不多两百人,不少路人明显要继续看下去,只是不大部分都没急于抢个好位置,目前来看也不会有激烈竞争。

二三十米范围内的人就更多了,不过很多还在观察阶段,饶有兴趣或者瞧个热闹。

台上的人跟音乐会一样认真演奏,没有过于关注台下的动静。

终于开唱了,“风又飘飘雨又潇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柴丽甜虽然不是专业歌手但是有音乐素养更有充足准备,演唱效果在这街面上还是略有惊艳色彩的,而且旋律确实抓耳。

二三十米范围的人有不少继续朝舞台靠拢了,而更远距离的人也开始驻足观望,当然是近点好,或者还有从众心理。

很好的情况啊,杨景行就让实在不能再等兴奋不已的李孚他们先过去,自己就在这二十几米的距离看全局,希望能发现统计总结一下。

柴丽甜还是达不到录音的稳定效果,但是没关系,那些距离远的少数只是看一看并不停下脚步的行人绝对不是因为歌手唱得不好。更多的人,甚至是绝大部分一开始就处在音箱的有效覆盖范围内的人,都选择了超舞台靠近。主歌才唱到一半的时候,舞台前面五米范围内的人头看上去都挺密集了,至少是两百人了。只不过台下的气氛不是很热烈,大部分都是看着。奇杰的亲友团有尝试搞点热闹,但是没人响应,毕竟主歌只是好听,并不激动人心。

其实这一带人流量并不大,观众的增加不是多迅速,没有之前大家开玩笑设想的瞬间人山人海。

主歌唱完了,舞台周围十米范围内大概聚集了三四百人,看上去还是有点场面了。主策划和导演以及摄影师们明显是很满意的,忙得很。

间奏开始了。唉,伙伴们纷纷夸赞的间奏啊,响起没一会,本来在外围聚拢的人居然有离开的,真是太不爱音乐了。而被吸引过来的明显有不是很多,根本入不敷出了。

还好的是,主唱柴丽甜拿起陶笛奏响的动作和声音应该算是惊喜。而且一直酷酷都坐在台阶边上像个工作人员的的奇杰终于起身,拿着话筒很有步伐姿态地朝舞台前方中间去了。全副武装的郭菱则从另一边亮相,虽然拖着线但也是满身的舞台效果。这两位的突然登场明显让台下的人多出了很多盼头,开始有点热闹劲头了。

三弦响起,打破了陶笛的悠扬。明显,台下更多人是发现了三弦演奏家的美貌,那几个音符不至于有啥轰动效果。

半分钟的间奏,亮相后的奇杰和郭菱一直是酷酷地站在柴丽甜左右,还都挺站得住的,一点没露怯。

柴丽甜放下陶笛了,一个优雅地转身,在三弦的最后几个音符中笑吟吟让到一边。然后在三弦的最后一个间奏音符落定后,几乎一动不动站了半天郭菱和奇杰同时动作,“怒发冲冠凭栏处……”伴随着急促猛烈有金属质感的电声二胡,几乎让这街道瞬间进入了另一个天地。

果然还是要新鲜的东西,舞台周围几百号人几乎被吓一跳,但是他们显然很喜欢这种惊吓,好多的看热闹的神情都很快变兴奋了,尤其是年轻人。奇杰的那些亲友团,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