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67章 佛与道的异同(1 / 2)

加入书签

金蝉跟着也落在阿弥陀佛的掌中,这也算是习惯了,曾经屡次从树上摔落的时候,每次都是这样被接住的。

只是,金蝉发现自身没有被洞穿的样子,感觉异常疑惑,它不能理解那剑是怎么穿过它身体的。

阿弥陀佛却是被它闹得啼笑皆非,因为它这一挡,虽然没有挡住那穿行在异时空的剑光,却把本来可以完全消弭的因果给弄乱了。

……

这一剑的意思是要去因果,剑中蕴含着山崎的道路,对未来道路的展望。

走的是人之道,用的是道法,揣着的却是一颗佛门慈悲心。

以佛心演道法走人之道,这就是佛门能在这世间存在的根基。

他和准提本来是修道的,但因为前面已经有道人了,也就是道门三清。

本着宁为凤头,不为龙尾之念,他与准提另辟蹊径,开辟了佛门。

佛门求的是空,与道门求的无,异曲同工。

佛门讲的是渡,只渡天下有缘人,与道门的不争,也有些相似,所以能够得道门承认。

至于如今,这佛门广渡,那都是后事,是准提厚着脸皮弄出的歪招,强行辨出了另一条路,极大充实了佛门的数量。

道门不争,也不计较,就给准提坐实了。

当然,此事道门事先也有掐算到,只是不在意罢了。

因为佛门能够成立,最大的后盾是大道,是得大道允许。

道门若不允许,那会多出无穷因果,道门也受不了,只得不反对,也就是不争,作壁上观。

这就是大势所趋,哪怕道门三尊也无可奈何,就如同封神一役。

而大道之所以同意,是因为佛门最根本的是一颗慈悲心。

因为道不够慈悲,道是中立的。

佛门立足于人之道,以一颗慈悲心补足了道对于人之道,因为中立而带来的苛刻。

简单说,所有的修道之士,无论山精野怪,邪魔妖鬼,其实都是道门的,人族只是其中一族。

人类欺负他们,道不管,他们欺负人类,道也不管,道法自然嘛。

但这样杀来杀去的,大家也都别过日子了,总有一天把地仙界都给全打烂。

而怀着慈悲心的佛门就来管了,众生平等,勿要杀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样一来,佛门获得了天道功德,自然应天数而出。

只是呢,佛门与道门只是异曲同工,并不是同一个,所走的道路虽然相似,但越深入越不同。

道门的无,到最后是无中生有,也就是又一个轮回,生生不息。

佛门的空,到最后却是大寂灭,而既然寂灭了,那就醒过来了。

如何渡过这大寂灭,他想了许多年,也没有想到第二种办法。

唯一的办法是去学道门,进行无中生有。

但那样一来,佛门就没了,佛门最终会成为道门阐教、截教之后的第三个道教。

(太上道尊是道教教主,阐教、截教,都属于道教。)

而山崎这一剑,却让他隐隐看到了第三条路。

就冲这点,山黛杀一个金身罗汉的因果,就不算什么了。

若是促使他领悟了,那山黛就算把五百罗汉都杀了,都没什么。

只是,在他静心准备接剑悟道的时候,金蝉的突然出现,让他的心境有了些变化,以至于他没有想明白。

似乎抓到了,但却又溜走了,明明有所领悟,却又想不起来。

就像凡人走在路上看到一个路人,明明感觉是熟人,却一时怎么也想不起他的名字与过往。

然后,也许一个时辰内就能想起来,哦,是小时候的发小,书院里的学子。

也许一天后都想不起来,也许多年后突然想了起来,也许就这样忘了,一辈子都不会再想起来。

当然,这或许就是天意。

因为这果报太大,山黛杀一个金身罗汉的因,不足以结出这个果报。

但如果没有这只金蝉,会不会有什么不同呢?

阿弥陀佛不知道,可忍不住有这样的想法。

而他与金蝉的因果也就越结,越复杂。

“罢了,跟你这灵智不全的蝉虫,又如何计较呢?还是待你彻底开了灵智再说。”

“贫僧算得,你与佛门兴盛休戚相关,只是贫僧在此是自修,你若待在这里也无法修行。”

“你今日虽为贫僧挡剑,但这因果难辨善恶,还不足以让贫僧教你修行。”

“贫僧且送你去现世如来坐下听讲,待得时机成熟,为你转世成人。”

“等你成佛之后,明悟宿世之事,再来贫僧之处,论今日之因果是善是恶。”

阿弥陀佛抬手一送,金蝉乘着一道金光,飞往灵山大雷音寺。

与此同时,准提回来了。

他听到了阿弥陀佛传给他的心语,于是决定暂时放下与山崎山黛的因果,先看看再说。

至于场面上,他离开时也撂了几句话,应该不至于太难看。

……

地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