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末路将至(2 / 2)

加入书签

多灾多难。

然而正是这等帝国危及之时,房俊挺身而出,先是于大斗拔谷大败吐谷浑铁骑,将其二十年生聚之精锐一朝歼灭,如今又横扫西域,将突厥人、阿拉伯人潜入西域腹心之军队一鼓荡平,彻底通畅由长安前往西域之道路。

都说“国难思良将,乱世出英豪”,这等危急时刻房俊犹如彗星一般耀眼的表现,岂不正是“良将”“英豪”所应具备之风范?

一时之间,阖城震动,长安内外,士气大振。

对于百姓来讲,没有什么比安稳的生活更为重要,眼瞅着盛世已至,天下安居乐业、百废俱兴,谁有愿意整日里战火连绵、局势动荡?百姓之欢欣鼓舞可想而知。

然而有人欢喜,自然就会有人发愁。

那些就等着右屯卫折戟沉沙以便断去太子一臂的人接二连三的失望,难免心中忧愁,心中发虚。

难不成太子当真是天命所归?

否则何以明明在三五年前便有了被废黜之征兆,却在几年逐渐风生水起、步步走运?

“天命”,从来都是华夏文化最为崇敬之词汇。

任何事物一旦依附于“天命”,那便是上天之意志,人世纵然千般挣扎,亦是不能更改。谁若是不顺天命、逆天而行,那自然是自取灭亡之道。

连带着,使得李承乾之声势也陡然暴涨,诸多朝中官员、王公勋戚,心中开始琢磨着要如何顺应天命,亲近太子,等到将来新君继位之后能够攫取更多的利益。

正所谓“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有房俊这等上天庇佑之福将辅佐,岂不正能说明太子天命所归、不可撼动?

……

晋王府中,李治一身常服,看着跪在堂下痛哭流涕的长孙淹,手里捧着茶杯,面无表情,默然无语。

长孙淹痛哭道:“此事皆乃臣下之错,受了侯莫陈家、宇文家等人唆使,故而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举措,罪该万死。只不过臣下之初衷乃是斩杀房俊,为殿下清理晋位储君之大碍,绝无半分通敌叛国之心思,还望殿下明鉴!”

房俊的战报送抵长安之同时,长孙家在交河城的人便同时将密信送入府中,详细述说交河城发生之事,以及长孙明之身死、长孙汉之被俘,更将这场大战的详细经过告知。

长孙淹顿时就慌了神……

父亲身在辽东,长孙濬身死之后家中一切事务皆由长孙淹打理,西域之事更是出自他一手谋划,如今这般后果,他如何不惊慌失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