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赵洵的第二封信(近20000字(3 / 13)
都高了一截,至于其他修行者无非也就是在争一个第二罢了。
难怪魔宗大祭司非要等南蛮和西域的联军抵达长安才肯动手。
实在是因为山长的实力太卓然超群了。
不集合大家的力量,很难对山长造成大的威胁。
最终西域军队未能如约而至,东海妖兽国也爽约。
魔宗大祭司无奈之下选择仓促开战,事实证明这种情况下他们完全就不是大周军队以及书院的对手。
山长只一个人就能分别击溃魏无忌和魔宗大祭司。
至于那个南蛮巫蛊师,更是一个扶不上墙的烂泥。
魏无忌好气,他气自己的实力不如人,更气听信了魔宗大祭司的鬼话。
若是山长中立的话他们这次长安之战还是有胜算的。但只要山长明确的站在大周这边,他们就没有任何获胜的可能。
韬光养晦,努力修炼内功才是王道。
至少短时间内魏无忌不会再去触碰长安方面的霉头了。
伤不起,真的伤不起。
再来一次他能否活着回来都不好说,一旦他死了或者是身受重伤,整个东越国和东越剑阁都会树倒猢狲散,自此覆灭。
要想挑战长安,挑战书院,唯一的办法就是使得自己变强。
魏无忌发誓,这辈子他一定会再回到长安城的。
他再回到长安城的那一刻就是让书院和大周皇族连本带利还回来的时刻。
...
...
北方蛮族退回草原的过程要比想象中的顺利。
因为他们回到草原必经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据点--朔州方面并没有给予他们太大的阻力。
这当然是因为大周皇帝听信谗言,认为朔州节度使王忠益养寇自重,通敌叛国。
被仇恨冲昏头脑的大周天子下旨将王忠益凌迟处死在长安。
一时间朔州军群龙无首,自然没有了狙击北方蛮族的想法。
这一次作战的结果对北方蛮族来说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虽然他们劫掠到了大量的金银、粮食,可还是很难解决草原干旱的问题。
哪怕是魔宗大祭司也不可能影响老天爷的决定。
祈雨这种事情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老天爷死活不下雨,便是大祭司也没有办法。
长时间的干旱会让牧草枯死。
接下来牛羊就会因为没有充足的食物而变得消瘦,最后也会活活饿死。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牲畜能否挨过这个冬天都是两说。
但至少劫掠来的食物可以让草原人活下去。牲畜死了,人活下来就还还有希望。
总比牲畜饿死,人也饿死要好的多。
魔宗大祭司算错了一次,但他知道草原人和中原人之间的战斗远远没有结束,接下来他还有一次机会,那次才是真正决定双方命数的时刻。
...
...
赵洵接到冯昊用传送术送来的亲笔信的那一刻,心情是无比沉重的。
因为他很清楚,这件事闹大了。
原本以为他一切占理,显隆帝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可现在看来他显然低估了显隆帝的无耻。
明明是魏王理亏,赵洵斩杀之也是为了平定魏王的叛乱。
可显隆帝却有倒打一耙的意思。
唯一的好消息是这次前来凉州调查的官员不是旁人,正是赵洵的顶头上司冯昊。
冯昊和赵洵之间的关系不用多说,赵洵是冯昊一手提拔起来的,说是他的嫡系都不为过。
只要赵洵没有谋反,冯昊都肯定会死保他。
所以这次调查对赵洵是有利的。
冯昊乃是二品修行者,前来凉州应该不会太久。
赵洵如今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搜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并防止届时有人忽然跳出来浇他一盆脏水。
凉州的叛乱基本已经得到了平定,那些谋反的军官被斩杀后普通士兵们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反叛的心思,他们之前的编制被赵洵打乱后重新编营。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叛乱再起。
士兵们彼此之间互相不认识,就不可能暗通款曲。
当然,还是要多留一个心眼的。
赵洵请书院的六师兄卢光斗在各个营房中布下了一道符。
这样一旦有人有异动赵洵就能第一时间的感应到。
未雨绸缪,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赵洵此刻是一点也不敢放松。
至少在冯昊抵达凉州之前他不希望再出现什么幺蛾子了。
...
...
终南山,浩然书院。
山长和竹林剑仙姚言坐在二层楼里对弈。
双方不知已经这样对弈过几百盘了。
互有胜负,谁也不能完全压制对方。
论修行境界,山长是当之无愧的举世第一人。
可要说棋艺能和山长比试一番的人可不止一个。
“山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