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3 / 4)
也,唯陛下一人公耳!陛下做到了,臣看到了。时逢英主,大明再起,臣也看到了。”
“陛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臣得奉御下,臣之大幸也。”
“陛下,臣有一忧,臣僭越,昔日唐明皇六十岁封杨玉环为贵妃,将偌大个大唐朝,弄的分崩离析,大明国家之制,皆系君王一身,臣恳请陛下,以史为鉴。”
这是于谦最后的担心,他怕他走后,大明皇帝对这国事越来越不耐烦,大明国家之制有着一定的纠错能力,但是皇帝要是连个章都不盖,那大明朝真的会走的很艰难很艰难。
朱祁玉笑着说道:“朕要是不耐烦了,就把国家交给太子监国,朕去南巡去,已经十多年没去了,南衙僭朝的势要豪右,都日夜期盼着朕去看看他们呢。”
于谦笑了,陛下是个有道明主,既然承诺了,自然不会置国事不顾。
于谦看向了窗外的纸鸢,嘴角勾出一抹笑意说道:“得幸大明有陛下君临,再振朝纲,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煌煌大明,臣,真的想再多看几眼。”
“日月永在,山河永辉。”
车驾停在了讲武堂聚贤阁前,久久未动。
冉思娘上前,切了切脉,沉默了许久,才沉重的说道:“陛下,于少保走了。”
“朕知道,知道。”朱祁玉点头,他仍然一动未动的坐在那里,作为君王,他不能软弱,不能哭泣。
“陛下…”冉思娘确切的知道皇帝的担忧,因为随于谦、朱见澄西行的太医们,每日通过鸽路传回于谦的身体情况,皇帝都要亲自找冉思娘询问情况。
那种焦急是真诚的。
“朕没事,没事。”朱祁玉坐了近半个时辰,才站起来说道:“收殓吧,官葬之事,朕亲自主持。”
于谦时年七十七岁薨逝于讲武堂聚贤阁前,次日大明皇帝下诏,追封于谦为晋安王,以王爵礼下葬,赐谥号文正,官葬金山之阴,配享皇陵,顺位第一,御制神道碑文,肖像垂功臣阁、配享太庙。
这是景泰年间,唯一入太庙配享朝臣,既是武勋,也是文臣。
朱祁玉又遣黄衣使者出京,祭祀五岳山川,大明晋安王薨逝。
三日停灵柩于九重堂,朱祁玉吉时至,将自己写好的悼文读完,才看着棺椁大声的说道:“送于少保!”
天语纶音,大汉将军们齐声大喝:“送于少保!”
大明缇骑举起手铳长铳,对天空放三枪,灵柩缓缓抬起,和于谦有生死之仇的忠国公石亨,在左一抬棺。
朱祁玉到九重堂送臣子,也只能看着于谦的灵柩渐行渐远。
少保灵柩沿路而行,百姓挤满了两侧,哭声震天,灵柩至德胜门,大明十八架黑龙炮开始齐鸣,响声直冲云霄。
冉思娘担心皇帝的情况,四处寻找,才在日暮时分,在奉天殿上,找到了皇帝陛下。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奉天殿内并未掌灯,四处漆黑一片,唯有兴安手中有一盏宫灯,也不甚明亮,兴安有些忧愁,自从于少保走好,陛下一直没怎么说话。
冉思娘试探性的问道:“陛下…”
朱祁玉身形晃动了下,笑着说道:“朕没事,当初就是在这里啊,于少保说出了那句,言南迁者斩,他也不想想,说出这句,那不就只能让朕登基吗?”
“要稽戾王被俘,在瓦剌军中,根本没法处置,让朕登基,他就得背个废皇帝的罪名。”
“好在,二十六年,朕到底是把他护住了,朕大庆幸,于少保善始善终,说明,朕这皇帝做的…还是不错的。”
“陛下睿哲天成,大明有今日之景象,全仰圣主,这是于少保说的。”冉思娘这才松了口气,陛下虽然语气有些虚弱,但终于肯开口说话了。
“那就好。”朱祁玉听闻也是一笑,身形再次晃动了一下。
“那就好。”朱祁玉身形再次晃动了两下,脚下一软,身子向左倾斜,试着扶住朱红色的大柱,离得稍远,便倒在了地上。
“陛下!陛下!”一阵阵急切的喊声传来。
朱祁玉病了,病的并不是很重,主要是三日吃的饭少,心力交瘁,再加上倒春寒的风一吹,就染了风寒。
这一病就是一月之久,四十七岁的朱祁玉,身体已经不是春秋鼎盛,但这操阅军马多年,到底是底子厚,挺了过去。
太子朱见澄受命监国,襄王朱瞻墡终于不在前门大街戏楼听曲,在朝中辅弼一月,等到皇帝病一好,又立刻跑到前门楼子写贯口去了。
朱瞻墡也老了,走不动了,说要去西域,终究是没去成。
太子监国一月,处置有度,即便是有不会的地方,也可以问五爷爷,还可以到讲武堂后院问皇帝如何处置。
“陛下,湖广汉口传来消息,徐有贞摔那么一下,终究是没挺过去,七日前,死在了长江大桥的工地上。”朱祁玉回到了讲武堂御书房,听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