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56班长的消息和电台(日更2W求票哈)(3 / 6)

加入书签

电话,你找他要公社上派出所的电话,我跟他的关系你了解,不用怕麻烦他。”

孙征南感激的:“好,王老师,那你和祝老师费点事吧。”

王忆拍拍他肩膀:“这什么话?我还想帮你们一起去找你们班长的爱人呢,要不然你们等一等,等明天再去?”

孙征南道:“王老师,我等的了,大炮肯定等不了!”

王忆道:“行,那把低年级生送走,你赶紧过去找大炮。”

他们清点人数无误,王向红开船返程。

王忆和孙征南回公社。

路途可不近,孙征南等不及了,直接甩开王忆快步跑。

王忆笑了:小样,你当老子在82年的身体是白锻炼的吗?你当我跟不上你?行,你跑!

草,跑的怎么这么快?草,肺、肺子都要喘出来了,你跑这么快当什么老师,你去国家队练长跑啊……

王忆气喘吁吁,大概过了十来分钟他又看到了孙征南。

孙征南和徐横迎面奔跑而来……

“王老师你怎么了?怎么好像虚了?”

“别别别瞎,草,我我没事,你们赶紧走吧。”

王忆昂头挺胸又跑了起来。

余力犹在!

孙征南和徐横继续跑,一边快步跑一边聊天:

“王老师体力还挺好,大生,不容易。”

“以后可以带他一起锻炼,我看王老师挺爱锻炼的,天天打拳。”

“太极老头拳?那也叫打拳?”

“算了不这个了,先赶紧去买票坐船,别去的晚了傍晚了,到时候在城里可不好打听嫂子的消息。”

“先去城北的二道巷子,找一棵大柳树,那边可能住着不法分子,从他们那里下手,从他们口中打探嫂子的消息……”

两人聊着天到了港口,去客运站大厅买了两张船票,心急火燎的坐船去往市里。

船行到市里,孙征南立马打听了二道巷子的位置,坐了公交车便赶到了。

改革开放之后翁洲发展挺快的,他们这里有船厂,吸引了最早的打工人员来务工。

翁洲也是一座岛屿,不过比县里自然要大的多,这岛屿四面环海其中北部海湾比较深,所以船厂集中在城北地区,这里分布了大量船工子弟校、单位和住宅。

二道巷子是一条小巷子,在一道巷子和三道巷子之间,这些巷子是船工最早的住处,全是平房或者三层以下的小楼房,如今船工已经搬迁到了新楼,这里便被务工的打工人员租赁了。

孙征南进入二道巷子便看到了大柳树。

然后傻眼了。

好几棵柳树!

不过他回忆老太太的话,道:“昨天嫂子在一棵树下哭,然后指着门口哭诉,看看都有哪棵柳树就在门口位置。”

“一共两棵符合要求。”徐横快速的扫视巷子,“班副,要不然找个人问问情况吧……”

“找谁问?”孙征南摇摇头,“这边住的都是务工人员,现在城里到处是海底地震和海啸的谣言,把务工的人吓跑了,刚才在船上你没听有人现在市里头给务工人员下通牒了,一旦擅离岗位造成损失就要追究个人责任。”

“反正两棵树,排查一下就行了。”

“不过小心,里面住的很可能是小偷,他们警惕性极高,不要被他们察觉。”

徐横轻声笑道:“我他吗摸南疆前线的舌头都不出差错,何况只是一群偷儿?”

“任何时候!别小看敌人!”孙征南一把拽住他衣领压低声音叮嘱一句。

徐横老老实实的点头。

他找了一户刷着绿色油漆铁门的人家,看看没人爬上了柳树,踩着枝杈往院子里看去。

院子里晒着不少衣服裤子。

一阵风吹过,他闻见的不是肥皂或者洗衣粉的味道,而是油墨味儿。

这样他皱了皱眉头,一群小偷家里怎么会有油墨味儿?不去偷东西改行搞印刷了?

院子里很安静,一条狼狗趴在阴影里睡觉。

他仔细打量院子和屋子,然后眉头皱的更厉害了:

窗台向阳处晒了一台小机器,长条立方形,大小就跟个大号的手电筒差不多。

当然它跟手电筒毫无关系。

这是一台电台!

而且凑巧的是徐横非常了解这种电台,这款电台名为ht-2电台,之前在南疆作战的时候,他们的敌人手里最多的就是这种电台。

但这款电台不是百越自产,是他们在抗击美帝的战争中缴获的军用物资。

为了避免出错,徐横眯着眼睛仔细看向那电台,同时心里也在回忆当初到的关于这电台的知识:

越战时期,南越在cia的资助下试图在农村建立以电台通讯为基础的通风报信的网络,以阻止越共的渗透。

可电台是稀罕玩意,没知识、没培训过的人根本不会用,更别南越的文盲农民了,于是他们就急需一种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的土电台——ht-1出生了。

这电台的操作基本上和收音机差不多了,用8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