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风波(2 / 2)
荣华富贵,权力地位,已经到手的东西,如今朝廷要调整、降等乃至收回,岂能甘愿?
对于这场风波,赵匡胤心里实则门清,也知道党进等人的顾虑所在,不过,他实在不好就此事上说什么,或者给他们承诺。毕竟,议功酬赏的是朝廷,是皇帝,他们这些人,还能违背上命吗?还敢以功邀赏吗?
再者,有一说一,如今的大汉,内内外外的爵位、勋臣、散官,真的都是因功受赏赐吗?他们对国家的贡献,值得朝廷每年花那么多钱粮去供养吗?
有些事情,到了赵匡胤这个地位,方能窥探到皇帝行事的某些想法与思路。事实上,此次叙功,重定勋爵禄粟,影响最大的,还得属那些追溯到晋、唐、梁的旧勋、旧爵,皇帝早看他们不顺眼了,早年是属于接盘,出于速定天下,安稳忍心,照单全收。
到如今,刘皇帝显然是不可能再容忍那些没有对大汉的建立与发展统一建立实际功劳的人,继续理所应当地享受着国家予以的待遇。
注意着一干人的目光,赵匡胤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持续许久,笑得一干将领摸不着头脑。
还是韩令坤问道:“枢密何故发笑?莫非觉得我等的顾虑可笑?”
赵匡胤摆了摆手,道:“在座诸君,都是大汉的功臣,没有一人无战功在身,纵横沙场,杀敌建功时,是何等豪情,怎么如今,却纠结起这名利来了?”
不待接话,赵匡胤继续道:“我且问你们,这么多年来,陛下与朝廷可曾亏待过你们?对你们的成绩与功劳,可曾遗忘忽视?可曾有酬赏不公之时?”
面对此问,韩令坤脸色变了变,似乎有话要说,当然,没敢真的说出来,那样可就真的坐实不满朝廷封赏了。
“过往功劳,功名利禄,朝廷从未短缺,而今天下一统,朝廷重定爵禄,用以定论立制,难道还怕陛下不公吗?”赵匡胤再度反问一句,语气都严厉几分。
“你们相约前来访我?又欲我做何事?难道要我进宫,替你们请功求赏?”
或许党进等人,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感受到赵匡胤的语气,也不敢说出口了。还是李继勋,老成一些,地位也仅次于赵匡胤,开口举杯笑道:“我等的功劳,都是明记在簿的,陛下与朝廷怎会忘记?再者,即便要调整,又岂独我等,结果如何,待到大典当日自知!我们上门,是来赵赵枢密吃酒的,不是给他添麻烦的,还是共饮杜康,一解其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