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六章保存实力(4 / 5)

加入书签

起一次大规模攻击以取得一次胜利的愿望,那知道这个阿南惟几确实如此不争气。虽然完成了牵制中队的任务,可也将自己搭了进去。不仅两个主力师团伤亡过半失去了战斗力,三个师团陷入中队的合围。更是连武汉和南昌都受到了中队的严重威胁。如果说他牵制任务完成的不错,但是这个代价未免有些太大了。最让俊六大将感觉到心疼的是第3师团和第6师团的各有两个联队被中队全歼。第3师团是目前中国关内仅有的四个还保持四单位建制的师团之一,而刚刚重新组建不久的第6师团更是被大本营准备用于南洋攻势的主力。这次这两个师团伤亡过半,弄的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象东京大本营交代。被阿南惟几到目前已经造成的巨大损失,未来还有可能造成的更大损失弄的七窍升烟的俊六大将这次丝毫没有给阿南惟几留面子,给阿南惟几发了一封措词严厉的训斥电报。尽乖啤六大将对阿南惟几这次可以称的上拙劣的表现极度愤怒,但是援军他却不敢不派。无论是他还是阿南惟几都无法承受三个师团被中队歼灭。武汉南昌丢掉的后果。这次俊六中将不仅按照阿南惟几的要求将116师团下辖的四个联队全部派出。还另外抽调了15师团以及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西进。增援现在陷入苦战之中的11军。在派出了两个师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地兵力之外,俊六大将还集中13军其余的两个师团和四个独立混成旅团对浙赣线发起攻击。以吸引现在正在围攻南昌的三战区一部回援,减轻南昌的压力。只要三战区的两个军回援,剩下的九战区的两个军。在短时间之内对现在有两个联队兵力地南昌就造不成什么威胁。只要将目前被围的三个师团救援出来,整个战局就活了。姜到底还是老地辣,俊六这一手可比阿南惟几毒辣的多。日军行动的效率相当的高。1月1日接到阿南惟几的求援电报。1月15日13军下属各师团即已动员完毕。1月17日由日军13军司令官泽田茂中将指挥的17师团和22师团两个师团便在四个独立混成旅团掩护之下向浙赣线发起全面攻击。同时15师团以及116师团由水路并进,以最快地速度向武汉以及九江进发。在日军对三战区发起全面进攻,尤其17师团兵锋更是直指三战区司令部所在地上饶之后。三战区那位战区长官在第一时间便下令在南昌参战的两个军迅速回援。三战区的两个军一后撤之后,对日军来说本来相当吃紧的南昌战局立即便缓和下来了。知道日军在浙赣线发动的下一步势必大举西进增援1军地战区长官,为了保存实力迎击日军援军,迅速针对形势改变部署,下令参与围攻南昌的两个军暂停攻势。除留一部兵力继续围攻南昌之外牵制南昌之敌无法西进救援34师团之外,主力转移至南昌西北方向抓紧时间构筑工事,准备迎击日军援军给战区主力围歼日军争取时间。在调整南昌攻击部队部署的同时,战区长官给各攻击部队下命令,催促各军加强攻势,希望能在日军援军抵达之前至少先吃掉一个师团的日军。就在1月17日日军发起浙赣线作战的当天,74军强攻34师团侧翼重地黄泥岗得手,歼灭日军34师团216联队的两个大队以及辎重联队,击毙日军216联队长佐佐木勘之亟大佐。而由棠浦一线向南猛攻的第8军以一个师的兵力在17日夜强攻34师团师团部,将34师团师团部摧毁,击毙34师团参谋长志村文雄大佐,并捣毁其指挥部。缴获大量地图以及文件。由上高一线发起反击的第1军在74军一个师地策应下,抢占新界埠将34师团217。218两个联队分割开来,并对被困于新界埠太阳圩之间的217联队发起猛攻。217联队依靠拼命的发射毒气炮弹才将阵地勉强稳定下来,没有在第10军的猛攻之下崩溃。虽然大贺茂中将已经接到阿南惟几迅速突围撤回南昌的命令,此时的34师团除了218联队尚能保持完整之外,其他两个联队一个已经全军覆灭,一个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了。如果不是依靠毒气弹,恐怕217联队在第10军的猛攻之下也要步218联队的后尘。如果说34师团在中队三个精锐军猛攻之下损失惨重,被包围湘赣交界处的39师团地情况比34师团还要糟糕。34师团形式虽然糟糕点,但是目前还尚能维持。39师团地景况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几乎已经是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在战区直属重炮团,也就是由刘家辉上缴地那些日式重炮加上两个连的德式150毫米榴弹炮组建的重炮团支援下,十九集团军和三十集团军两个集团军外加一个军的部队,从三个方向向39师团发起了日夜不停的攻击。属于川军系统的三十集团军装备虽然低劣,但是发起狠来却不比任何一支中央军差。在围攻39师团的各军之中,居然属装备最差的三十集团军的进展是最大的战果也是最大的。战至1月18日39师团的三个联队已经有两个失去战斗力,剩下的233联队也被配属了新3军的十九集团军合围在港口复原一线。而40师团在九宫山一线面对二十七集团军和99军占据有利地形的围攻同样是在苦苦的挣扎度日如年。后路虽然还没有被切断,但是前途也是一片暗淡。几乎是每挪动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价。针对俊六大将的增援部署以及目前的严峻形式,阿南惟几也做了一系列调整。阿南惟几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