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6页(1 / 2)

加入书签

毕竟那些人还得担心儿子给他们惹祸事,那位左相想来是没这个担忧的。

提起左相之子,不由又想到了右相的儿子苏煊泽,那个满身才气,却不慎被害的少年。

如今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我听我爹说,当时这事儿是明争暗斗的,甚至仗着淮王不上朝,在朝会上还吵了两场呢。左相之子说得是眉飞色舞的,好像他们争了就有用似的,现在还不是依旧在淮王手上。

白十三看了他一眼,心道,若是那三位中有一位真正好好办实事的,萧起也不至于全捏在自己手里。

事儿多了不累么?

他手底下的人又没有什么文官,都是觉醒者,中间想找几个因为各种因素跟了淮王才识字的容易,满腹才华的却同凤毛菱角。

哦,还要说起了,那位李鸭子回去后醉了一天一夜,醒来想通了,也不回乡了,就去投奔萧起了。

而白十三和萧起看他经历过觉醒一事,人也沉淀了下来,不像先前那般浮夸,便给他安排了个差事。

也是因为他,才让萧起的手下中,有了一位举人出身的文人。

所以这文化人的事儿,其实还真不是萧起的专长。还是有言老先生的支持,又一直有许多书生们帮忙,书局这才能开得起来。

说到底,萧起是真心想办点儿事,而那三位为的是给自己增加资本,以及天下读书人的好感。

事儿要真到了他们手里,还不知道要搞成什么样呢。

毕竟大皇子暂时不说,就二皇子和三皇子,光是一个谭岩绘的事情就把他们的小心思暴露无疑。

那位知府在鱼米之乡横行,贪得钱都哪里去了,还不是这两位皇子分了。

书局开时,正赶上很多学子还未离京,有些发现其中竟有些以往难得一见的书,因此特意多留几日,想抄一本带回去。

白十三和左相之子二人下楼的时候,还曾听到人说,可惜只有京中有,要是家乡也有就更好了。

会有的。白十三说:只是可能不是现在,普及没那么快。

对方闻言顿时起身,看到是白十三有些惊讶,然后过来打了声招呼,又简单聊了两句。

白十三又进书局逛了一圈,发现第一天的人就不少。有不少惊呼声传来,原来是发现了一些难得的孤本。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是扩本,但一般而言,像这种孤本,很少有人会拿出来给众人看,更不要说是直接放在这里了。

左相之子看了一眼,心道,这事儿也就是淮王了,要换成是其他任何一位皇子,都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本朝虽说鼓励学子科举,但世家大族手里的藏书,很多却还只是藏书。他们守着那些书,只给自己家族中的人看,旁人是沾染不到的。

而像这种开放孤本的事情,哪怕不是自己家里的那本,也是很得罪人的一件事情。

你如此大方,岂不是显得别人小气。

况且你这是想干什么?

然而萧起无欲无求自然也就无惧,管你们说什么,还能把我参倒抄家不成。至于旁的,反正于皇位也无缘,不在意你们去支持谁。

王爷之子也点了点头,如今看来,这事儿还就淮王办最合适,也办得最好。

他们毕竟没什么需求,进来逛了一圈看看,便离开了书局。

这消息却顿时如同长了腿一般的,迅速被传到了各处。皇帝也放下了折子问道:老五竟然没去?

曹公公立即答道:淮王殿下忙啊,哪有功夫管这种事情,只有那个白十三过去晃了一圈,也没惊动什么人。

你说他,没惊动人?

是。

曹公公道:静悄悄的来,静悄悄的走,当时书生们好像都在惊叹孤本现世,所以并没有发现他。就是

皇上问:就是什么?

曹公公答:那白十三在书局对面的茶楼喝茶,正好遇上了左相家的公子,和安王爷家的世子。

皇上回想了很久才想起来这两人,就那两个进了宫还满脑子都是斗鸡的纨绔?

曹公公点了点头,再一问跟白十三是怎么认识的,好像是因为一只鸟。前几日听说他们俩还趁着萧起不在去淮王府上看舞了,出来了那叫一个夸。

皇上提起这个就想起来了,是那个跟玫美人一起的舞姬?

曹公公点了点头。

最近都在传呢,说是二皇子看完了到处夸,估计那两位公子也是听了传言,起了好奇之心

这把皇上说得都有了兴趣,可惜他也不好直接把儿子府上的舞姬宣进宫里,还是个当着他面领出宫的。

只能道:皇后倒是挺会调教人。

玫美人的舞就不错,这怎么听着这另一位,舞伎似乎更加过人?

你去皇后那里走一趟,问问她手里还有没有舞姬,要个跟先前那舞姬一样的,要会跳飞天舞的。

且不说等皇后听说这消息后摔了几个杯茶,就说现在,她也刚刚得知了宫外的消息。

不由冷笑一声,萧起还是这副性子。

这要是换了她的老三,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