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1 / 2)
那里的鸭好,做出来的酱鸭味道更不错。阿夏的外祖母做酱鸭花样多,不单单只是上锅蒸熟几人分食就成了,她还会把酱鸭跟春笋一起蒸,做酱鸭煲,或是酱鸭拼糟鸡,滋味都是一绝。
但蒸酱鸭阿夏也很喜欢,这蒸的火候要把握好,蒸过头吃着口感会柴,稍稍蒸一下,不放姜蒜的话,又觉得会有点鸭腥味。
像她手上这样的就刚好,肉紧实,又没有腥气,咸味不算太浓,属于越嚼越香的那种。阿夏吃的时候还算矜持,不过底下的一群孩子,不仅把骨头给嚼碎,手上沾着点油末,都给嘬干净了。
还对陈子乐说:你娘的手艺可比我娘好多了,她的酱鸭做得很咸。
可好吃了,陈子乐你娘还卖不卖酱鸭。
吃完的几个围着陈子乐转,把这小孩美得,眉毛都往上翘。
方觉见他们吃完都收拾好了,干咳一声,成了,有什么话之后再说,你们不是要来换东西的吗,要换的快些。
我要换,一个脸蛋圆嘟嘟的学子立马说到,从桌肚子里一顿乱掏,掏出个拨浪鼓。
差点没叫阿夏给笑出声来,旁的学子拿来换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雕的小鸭、毛笔、破破烂烂的书、小哨子等等。
明显就是阿夏怎么都用不着的东西,方觉也是颇为无奈,又不好明着说他们,想了想便道:你们东西收好,等会儿我跟旁边冬云先生说一下,晚点我们两个课舍互换。至于我们带来的东西,我只能依照昨日课业的甲乙来叫了。
此话一出,底下原本还在欢呼雀跃的,立马不吭声了,有的直接趴在桌子上头,一脸呆滞。
他们哀嚎,先生,要照这个来,我得排最后几个。
我也不成啊。
方觉本来就是逗他们的,闻言失笑,别嚎了,按签子来,抽到多少算多少。
真按甲乙来,有些孩子当真会没脸,他也无意按这些来排,毕竟又不是谁都能读得进去书。
这群小孩子欢呼归欢呼,身子还是老实的,坐在那都不动,阿夏帮着给他们抽签,又拿自己整理的小玩具给他们。
其实也都不算什么很新奇的东西,有的就是个很小的灯笼,或是个小陶瓷,但他们都不挑,且很满足。
阿夏听到最多的话是,这个小猫真好,我要拿回去给家中弟弟/妹妹。
或是特意选了一块花样好看的绣布,还说要拿回去给家中的阿姐和娘,他们换,但也不全是为自己换。
方觉说,知礼懂谦让,明事理和孝顺,是他们开蒙时的第一课。
如今看来,确实都做得不错。
全部带过来的小东西都换完后,方觉把他们给放出去,去隔壁课舍自己换该换的东西。
只留下他和阿夏后才说:走吧,我带你去饭堂里,今日有鸭血粉丝汤,其他的不说,做这个的师傅手艺不错。
阿爹老说大哥你在饭堂吃不好,我觉得你吃的不是还不错。
这是阿夏听到这句话后冒出来的想法。
他们一边往前走,方觉一边道:要是真天天吃得不错那就好了。
他也不想说在背后说小话,只能叹口气表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一言难尽。
等进到饭堂,一排的木质桌椅,最里面的是灶间,大师傅也不是个很讲究的人,直接拿几个光亮的大木桶,里头是煮好的鸭血粉丝汤,想吃的拿个碗来直接给舀一勺。
阿夏拿碗去盛,该说不说这个鸭血粉丝汤的料很多,鸭血鸭肠鸭肝,还有浸泡在汤里的油豆腐。
也不是师傅大方,纯粹是陇水镇养鸭的人多,吃鸭子的也多,光每日剩下的鸭杂就不少,价又便宜,大家尽琢磨着怎么吃了,反正浪费是不可能的。
所以鸭血粉丝汤里才能有这么多的小料,阿夏是很爱吃面的,尤其爱喝面汤,鸭血粉丝里头的汤跟其他面都不太一样。
拿鸭骨架熬出来的汤头清亮,油花都少,不咸不淡,阿夏夹了块鸭血,她这个人很少有不吃的东西,尤其是煮的这么嫩的鸭血,又没有难吃的腥气。
最妙的是油豆腐,小小黄黄的一个,泡在汤里,夹起晃一晃都能见到汤汁簌簌往下流,更别提放到嘴里,一口咬下时汤汁溢出的口感。
鸭肠很脆很嫩,鸭肝的话,阿夏觉得稍微有点老了,吃着都是粉粉的。粉丝这里用的都是番薯粉丝,顺滑不易断。
一碗面吃完,阿夏的额头上出了点汗,到春末夏初这时候,能明显察觉到天有些热。
她坐在木凳上,拿巾子擦汗,有点懒洋洋的,方觉把吃完的碗拿过去放到木桶里回来,朝外面道:难得过来一趟,我带你在书院逛逛。
书院除了课舍还有什么地方?
阿夏站起身来,有些好奇地问。
书院后头有一座楼,专门用来藏书的,不过也不让外人进。等到七月初再来,这里所有书都会搬出来暴晒,那时候想要看点杂书都成。
方觉边说边给她指了旁边最高的楼,在所有低矮的课舍中十分显眼。书院还有不少的亭子,里面都摆了不少亭子。
两人慢慢悠悠晃到书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