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1 / 1)
朕今天过来,也不是为了嘉悦接亲一事,司芸道:爱卿可知道黄河一带发大水的事情?
臣自然知道,只是皇上,黄河一带本就临近黄河,夏季汛期已经是常态。莫说我朝,古往今来那个地段夏天都发大水。
所以不是大司的问题,更不是皇上司芸的问题。
吴思圆道:让地方官员注意一下,做好抗洪救灾防止灾后瘟疫的工作就是,算不得什么稀罕的大事情。
她说的越是风轻云淡,司芸心头就越舒坦。往年这些事情她都懒得过问,只是今年多少有些不同。
翰林院已经执行新政,甚至考核了两轮,里面无能之辈差不多全部替换出去,留下的都是有真本事的人。
从翰林院到六部,整个朝堂官员正在慢慢换血,随后便是地方官员。
也正是因为此举,长皇子的威望在这些文臣心中上涨不少,都说新政治疗了翰林院光拿俸禄不办事情的顽疾,挽救了翰林们翰(闲)仙人的名声。
虽然也有骂的,可骂声都是些无用之流,声音传不进朝堂。
在此前提之下,如果秋闱考卷还是按着司牧的那套来,那选进来的新生血液便全是跟他一样想法的人,到时候大司还如何延续如今的国策?
司芸能接受司牧整治翰林甚至整治群臣,但不能接受他动国本,不接受他把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全部推翻,那到时候她这个皇上岂不是成了帮凶,帮他背叛祖宗?
司芸听完吴思圆的话微微颔首,手指敲着椅子扶手,若是往年还算罢了,今年可不能有灾民进京的事情发生。
她抬眼看吴思圆,否则朕那弟弟更有理由拿此事做例子,非要用他那套考卷,朕也很是头疼啊。
吴思圆笑了,皇上放心,您的治理之下怎么会有灾民这种东西呢?有的都是富饶安居的百姓。
所以咱们才要继续沿用祖宗的治国理念,万万不可轻易乱动,否则动摇国本,大司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基业全都没了。
这话说到了司芸心里,这就是吴思圆比柳慧箐聪明的地方。
只是朕那弟弟司芸状似无奈。
长皇子少年心性,被周大人她们一怂恿,便想着做出点什么政绩来证明男子身份也可执政。其实在臣看来,长皇子不过就是想表现自己而已。说是为国为民,到头来还是为自己。
吴思圆腰背不知何时已经挺直,两手搭在肚子上,以说体己话的口吻说道:皇上,臣说几句胆大冒昧的话不得不说,希望您跟长皇子不要介意。
司芸心情不错,今日这书房中就你我两人,有什么话直接说便是。
吴思圆这才道:皇上您贵为长皇子的皇姐,又是咱们大司的正统天女,小事纵着他也就罢了,但像是秋闱这种关乎国本的大事,可不能由着长皇子乱来。
他现在敢在秋闱中询问赋税改革一事,想着增加一成赋税以及有偿征兵,往后想的可能就是跟邻国开战了。战争关于大司全部百姓,岂是玩闹之事,说打就能打的?
我们跟邻国向来互通友好,井水不犯河水,长皇子若是贸然征兵,恐怕会让邻国误会。到时候战事一起,百姓流离失所,您岂不是要替他背负起这劳民伤财的骂名?
吴思圆见司芸若有所思,这才行礼道:臣一时有感而发,说得稍微多了些,可能话说的也比较严重,希望皇上莫怪。
臣这终究都是为了大司好,为了百姓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司芸手肘抵在椅子扶手上,单手捏着下巴,眼睫垂下,朕那弟弟,终究是年轻了些,不知道安稳才是民心所愿。
行了,朕出宫已久该回去了,皇上站起来,顺手将桌面上的秋蟾桐叶玉洗拿上,在掌心中掂了下,同吴思圆说,这个朕喜欢,就先拿走了。赶明个朕把朕那个白玉荷叶式笔洗拿给你。
吴思圆立马道:谢皇上。
吴思圆把司芸送到府门口,一直站在台阶下目视司芸的马车走远才松了口气,心道总算把这关渡过去了。
她出了一身的汗,中衣背后全湿透了。
伴君如伴虎,不止长皇子是老虎,司芸也不是只小猫。
司芸是低调出宫,连马车上都没挂上象征着皇家身份的明黄灯笼。
回宫前,司芸特意绕了一下路,马车远远停在谭府对面的巷子口。
宫侍撩起车帘,司芸抬眸朝外看过去。
离那么远,司芸都能感受到谭府的那份喜庆热闹气息,宾客们欢笑的声音远远传来,虽听不清说的什么,但却知道她们心情极好。
司芸把玩着手里的秋蟾桐叶玉洗,这玉洗是真的不错,手感温润让人摸着爱不释手。
可惜
司芸将玉洗随手抛给宫侍,淡声道:毁了吧。
她让宫侍落下车帘,懒洋洋地往后一靠,眼睑顺势垂下,声音听不出多余情绪,回宫。
是。
马车远去,谭府的热闹依旧,直到晚上亥时左右,婚宴上才陆续有人离席。
谭家主子们在门口将客人送走,谭府下人则是打扫庭院里的狼藉。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