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1页(1 / 2)

加入书签

所以胤禛在他面前极为坦诚,充分展现自己的诚意,而且不怕他中途反水。

反正刘邦就觉得,这个小老弟,能处。

他之所以会想到让刘邦去教导太子,看中的并不是刘邦的人格魅力,而是他的没心没肺。

若论才华,太子在诸位皇子之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若论容人之量,自小就接受储君教育的太子也从来都不缺;若论治国手段,只看他前世几次监国都备受赞誉,以至于让康熙对他心生忌惮就可见一斑。

所以,人格魅力太子是从来不缺的,他缺的只是一副不太重情的心肠。

“邦哥到了我二哥身边,请教他凡事务必以自己为重,不要什么事都压在自己心里,该舍弃的感情就要果断舍弃,不要因情伤己。”

刘邦沉默了片刻,突然用他那不特有的,大正经的语气问道:“如果形势所迫,需要他舍弃的是你呢?”

“那就舍了!”胤禛斩钉截铁,毫不犹豫。

刘邦感慨道:“有弟如此,夫复何求啊!”

他不禁又想到了自己的儿子。

虽然他对刘盈不大满意,认为他的性情过于软弱,不是仁君之相。

可他却也不得不承认,刘盈对自己的兄弟们还是很好的,哪怕是被备刘邦宠爱的刘如意,刘盈也不曾嫉恨于他。

“哎,对了小老弟儿,我问你个事。”

“什么事?”

“我死之后,我那少子如意可还好?”

这个话题,真就挺尴尬的。

胤禛笑了笑,没说话。

但这一笑之间,却又表明了太多。

刘邦瞬间暴跳如雷,“吕雉这个毒妇,一个戚姬还不够她泄愤的吗,为何还要害我的儿子?”

刘邦临死之前,只安排了赵王刘如意回封地不必奔丧,却对戚姬没有任何交代。

明眼人都知道,他这是要把戚姬送给吕后泄愤,换得吕后饶过赵王刘如意。

只是刘邦却不明白,一个女人的怨恨,能够强烈到何种地步。

其实严格算起来,吕后并不是一个善妒的人,也不是一个不容人的大妇。

在刘邦死后,吕后把有子的嫔妃都放回了各自儿子的封地,让他们做王太后享福。

只除了戚姬。

戚姬与吕后之间的恩怨人尽皆知,大家都知道,若是戚姬得势,吕后必然也讨不了好。

所以,朝野内外对于吕后折磨戚姬的事,也都三缄其口,权当不知道。

甚至在那些权臣们看来,太后是一个纠结于私人恩怨的,缺了几分格局,对他们还更有利呢。

戚姬的下场十分悲惨,一方面是因为吕后恨极了她,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当时的刑法大多都很残酷。

只怕刘邦决心舍弃戚姬,以保留如意的时候,对戚姬可能会有的下场已经预料到了。

所以,在得知吕后连刘如意也没放过的时候,他才会如此震怒。

对于这个话题,胤禛不想发表意见,也说不清谁对谁错。

于是,他只能另辟蹊径的安慰刘邦。

“其实吕后也没讨得了好,最后传承你大汉江山的,是你的第四子刘恒。”

——刘如意很惨,害了刘如意的吕后也没得偿所愿,你听了之后,心里是否好受一点了?

至于吕后掌权二十年,在史书上有单独本纪的事,他就不说了。

刘邦表示,他并没有被安慰到。

他的关注点和胤禛想的一点都不一样。

“刘恒是谁?”

刘邦表示,对于这个儿子,他根本没什么印象。

胤禛无语了片刻,提醒道:“他的母亲是薄姬。”

如果刘邦要再问薄姬是谁,胤禛也说不出来了。

但出乎意料的,刘邦对刘红这个儿子没映象,但对刘恒的亲娘薄姬却很有印象。

“哦~原来是她的儿子呀。怪不得都说她有福气呢。老子只幸了她一次,她便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还做了皇帝,果然是有福气的。”

胤禛嘴角一抽,“邦哥对美人就是不一样。”

——儿子都记不住,倒把儿子他娘记得一清二楚。

刘邦“嗐”了一声,说:“薄姬算什么美人,姿色平平而已。若不是她连死了两任丈夫,命格贵重,普通人压不住,也不会被送进宫里。”

他之所以对薄姬印象深刻,就是因为他幸薄姬的原因比较特殊。

是因为他怜贫惜弱的性格。

当年薄姬入宫之后,因为姿色平平,又没有靠山背景,一直没有得见君颜。

后来,薄姬买通了刘邦身边的人,把她一心盼君恩却不能得偿所愿的事,透露给了刘邦。

于是,刘邦就去宠幸了她。

对,就是这么狗血。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薄姬,她被刘邦宠幸的事文中基本属实,但她是因为死了两任丈夫才被送进宫,是作者菌自己揣测的。

史书上记载的,薄姬之所以入宫,是因为高人相面说她有贵人命。

但以薄姬当时的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