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页(1 / 2)
第二天胤禛用早膳的时候,才知道整个皇宫都在议论这件事。
他猛然想起,历史上康熙似乎干过这件事,还写出了一个五福俱全的福字,原本沉屙在身的孝庄太后,身体立时好转,到最后更是无疾而终。
不过,昨天他不是已经告诉康熙,太皇太后这次病的虽然凶险,却性命无忧吗?
胤禛很难不怀疑,康熙是在借机自证天命,收揽人心。
他沉吟了片刻吩咐张保:“你让咱们东四所的人都不要议论这件事,顺便去告诉你五爷、六爷和八爷,让他们管好手底下的人,不要多嘴。”
“嗻。”张保领命而去。
张保离去之后,胤禛也没胃口吃饭了,索性就掷了象牙筷子,让人进来收拾了。
现在他的心里很乱,一方面他能够理解康熙的做法,可另一方面他又有些接受不了。
所幸没过多久,黎嬷嬷就进来了。
“爷今日还要出去吗?”黎嬷嬷神情严肃的询问。
胤禛摇了摇头,“今日无事。”
于是,黎嬷嬷立刻就问:“那二哥要不要看会儿书?”
胤禛这才想起来,黎嬷嬷本是皇贵妃特意选出来给他启蒙的。
不过,黎嬷嬷才到他身边,他就跟着康熙去南巡了。
南巡回来之后,他又直接奉旨去了岳阳,启蒙的事全让揆叙代劳了。离嬷嬷在东四所,反而成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人。
原本踌躇满志的来了,却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想来她心里是十分忐忑的。
胤禛心下怜悯,也就顺着她的意思说:“那就劳烦嬷嬷替我取一本《论语》。”
黎嬷嬷暗暗松了口气,不禁露出些喜色来,生怕胤禛反悔,急忙道:“阿哥爷稍等,奴婢这就去。”
等她回来的时候,不但自己手里拿了书,身后还跟着芳儿和玲儿,她们一个手里抱着瑶琴,一个手里捧着香炉。
黎嬷嬷又吩咐小太监,把一张书案抬到了院子里,命灵儿把香炉放到书案一角,就让芳儿在书案上抚琴。
而胤禛则是坐在离书案不远的一张躺椅上。
香炉里焚着清新的松柏香,芳儿弹奏着清零的音乐,一下子就把氛围感拉得满满的。
胤禛就在这静谧的环境里,惬意地看了整整一个上午的书。
或许是好久没有体会过这种独自品读的静谧了,胤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心中颇有几分怀念。
于是用过午点之后,他在黎嬷嬷的强烈要求下,在院子里转了几圈后,就又捧起书看了起来。
等到快用晚膳的时候,八阿哥溜溜达达地过来了。
因为主子在专心读书,东四所伺候的人也不敢弄出声响,干什么都是静悄悄的。八阿哥一进来,就觉得里面和外面仿佛是两个世界。
他抬手制止了要通报的奴才,蹑手蹑脚地走到胤禛身侧,一把抽掉了他手中的《论语》。
“四哥好生惬意呀!”
胤禛白了他一眼,没告诉他因为家仙的存在,他踏进门的一瞬间,胤禛就发现了。
“我这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哪里比得上八弟,整日里悠闲自在?”
话说,清朝的皇子最悠闲的时光,也就刚出生的这几年了。一旦过了五周岁生日,虚岁算是六岁的时候,就要进入康熙皇帝亲自制定的魔鬼学习计划中了。
八阿哥笑道:“行了,不说这个了。你托我办的事我已经办成了,你可得好好犒劳犒劳我。”
他特意赶在这个点儿来,不就是为了蹭饭吗?
反正这几天,御膳房的奴才都会可着劲儿的巴结他四哥。他这个做弟弟的,蹭哥哥几顿饭怎么了?
那些份例里的菜,他早就吃腻了。
第249章 请福
大约是笃定了太皇太后寿数未尽的缘故,康熙把请福仪式办得极为隆重。
提前三四天,宫内朝外就开始造势。
等到举行仪式的那一天,康熙召集了所有郡王以上爵位的宗亲和国公爵位的满汉勋贵,一起在交泰殿外祭天祈福。
等到了钦天监测算出的吉时,早有翰林院的官员铺好了书案,就等康熙留下墨宝。
康熙提笔,饱酿浓墨,在白纸只上一挥而就,几乎一笔就书成了个福字。
当时胤禛也在场,位置还颇为靠前。
因此他看得清清楚楚,康熙写的这个福字,正是后世风靡网络的五福合一那个,一个字包含了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寿五重含义。
不得不说,能写出这样一个字,不但要靠各人功底,也离不开天意成全。
唯一让胤禛觉得有些不适应的,就是写这福字的纸是雪白的。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满人尚白,就算已经入关多年,满族亲贵们过年贴的对联而还是以白纸作底的。此次祈福请福,自然也不例外。
也许当真是上天眷顾,这边的康熙刚命人将装裱好的福字挂到太皇太后的寝宫,那边就有消息传来,说是太皇太后精神大好,已经能喝进去白粥了。
这个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