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页(1 / 2)
翌日是皇上打行宫回来后第一个早朝。他的气色肉眼可见地差了起来,以往只是医者才能瞧出他大限将至,如今连大臣都瞧出了不对,一时皆有些心惊。
皇上道:太子监国的这几个月,国泰民安,百姓生活富足,洪涝一事,也得到了妥善处理,此乃我大晋之福,理当行赏,太子想要何等赏赐?
他这话一出,睿王不由捏紧了拳。
太子淡淡道:这本是儿臣理应做的,父皇不必行赏。
皇上此次去行宫带去的大臣并不多,这几个月朝中的政事皆是太子处理的,这段时间,他的能力朝臣们皆有目共睹,刘阁老等人原本还怕他太过冷漠,会狠辣无情,铁血手腕,真正共事后,才发现,他不过是瞧着冷,实则心怀苍生。
撇掉他的性格缺陷不提,太傅和皇上对他的教导无疑很成功,他日后也会是个合格的帝王。
刘阁老笑着夸奖了一句。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了起来。
皇上咳了一声,竟是又咳出血来,赵公公连忙拿帕子给他擦了擦,大臣们并未瞧见这一幕。
太子却瞧了个正着,哪怕早就通过暗卫,得知了此事,真正瞧见这一幕,他还是有些怔愣,一颗心也不自觉收紧了些。
皇上缓过这一阵,道:太子虽无欲无求,朕却不能不赏,朕昨晚特意让钦天监,观天象,推节气,算出十二月十六日是登基的好日子,朕老了,处理政务时已心有余而力不足,残败之躯也拖不了几日,不若尚有一口气时直接退位。
他此言一出,满朝哗然,众人皆跪了下来,一些老臣还红了眼眶,他无疑是个千古明帝,执政期间,励精图治、知人善任,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众人虽震惊,反对的声音,却并不多,太子也跪了下来,他背脊挺直,不卑不亢道:请父皇收回成命,您尚且年轻,定会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至于您的身体,也不必担心,儿臣已寻来柳神医,他定能将您医治好。
见他有这个孝心,皇上笑得很欣慰,他自己的身体,自己心中有数,就算柳神医能赶来,也无法延长他的寿命。
他摆了摆手,阻止了他的话头,朕心意已决,你不必再劝,提前退位也能享享清福,说不准能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距离十二月十六,仅剩三个月时间,礼部先筹备起来吧,众爱卿若无事上奏,便退朝。
好几个大臣声音都有些哽咽,一时朝堂上,竟哭声一片。
先帝走时,交给皇上的是个烂摊子,因国库亏空,不仅大周时不时侵犯大晋,一些小国也曾打过大晋的主意。
十三年前,大周来势汹汹,曾一鼓攻破大晋三座城池,一时浮尸遍野,生灵涂炭,皇上为了平定战乱,还百姓和平,还一度御驾亲征,正是他的御驾亲征,才鼓舞了士气,将大周赶出了大晋,也正是他在边疆厮杀的那年,太子遭到的陷害。
那年皇上在战场上便受了伤,为了天下太平,他又接连御驾亲征三次,不仅落了一身伤,两年前还遭到一个女子的算计,中了毒,毒性至今只逼出一部分,因伤及肺腑,他才会咳血。
他为大晋鞠躬尽瘁,几乎献上了自己的一生。太子双眸猩红,指尖不由有些轻颤。
李阁老颤声道:陛下正值壮年,定然能安然无虞,陛下定要保重龙体。
清楚退位于他来说是好事,一些老臣都接受了此事。
退朝后,皇上才将太子召到御书房,扫见他沉默的模样,皇上温和地笑了笑,朕一直以为,你还在怪朕。
先后死后,皇上对太子寄予厚望,为了逼他快速成长,太子幼年时,他对太子的要求,甚为严苛,太子每日休息不足三个时辰,三岁起便开始启蒙,习武,哪日若是没达到要求,就没有饭吃,他打小沉默寡言,皇上的逼迫占很大一部分原因。
他的伴读,也并非陪他一起学习那么简单,四五岁时,小太子还会因为多了玩伴开心,往往没开心几日,就遭到了他们的背叛和算计。皇上至今还记得,他因愤怒,攥紧小拳头的模样。
他不仅教他为君之道,还以残酷手段让他提前认清了这个世道,为了逼迫他尽快成长,他选择当了个残忍的父亲,旁人都说他英明神武,对几个皇子也都一视同仁,却没人知晓,他对太子多残酷。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都很紧张。
太子沉默半晌,才道:若没有父皇,只怕儿臣早就死了。
他能一次次逃过暗杀和算计,其实也与皇上的锻炼有关,他每次御驾亲征时,太子只能靠自己躲避风险,他身处高位,势必要承受很多。
皇上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终究没能说出来,他对这个儿子亏欠颇多,根本不是一句抱歉能弥补的。
鲁王世子回府后,脸上便沉了下来,他自然没料到皇上会提前退位,他们本想选择过年时对皇上动手,再污蔑太子逼宫,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将太子拉下马。此刻,皇上一主动退位,将他们打得措手不及。
鲁王世子将幕僚召唤到了跟前,几人在房中商议了一番,鲁王世子,便派出一个人,让他悄悄离开了京城,他并不知道,太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