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1 / 2)
温初弦被何氏催得实在无奈,只得和赵举人见一面。赵举人为人胆小,面皮又薄,不爱说话,一看就没接触过什么女子。对于温初弦这种久经人事的少-妇来说,实在不相宜。
温芷沅怀抱自己的孩儿,劝她说,赵家一片诚心,也别拒得太死了。合不合适,先相处着看看再说。顿一顿,落寞说,他自然是没玄哥哥好的,你若想找玄哥哥那样的,恐怕世间再无第二个。
温初弦听到这个名字,浑身剧颤了下,眼圈不由自主又红了。
温芷沅急忙住口,对不住,我又说错话了。好啦好啦,不提那些事了。午后赵举人邀你去静济寺踏春,母亲已允许了,你是去也不去?
温初弦无精打采,不去了吧,近来山中柳絮多,我一闻心口就闷得紧。
温芷沅点破,当真是因为柳絮你胸口才闷的么?这几年,你心口的毛病又何时好过。要我说,还是和赵举人去走一走。就算你不喜欢他,到静济寺求一支姻缘签也是好的,问问佛祖,你此生还有没有姻缘。
时已近孟春,潺潺春雨,满山湖水白而冽,出门常要备着油纸伞。
远山翠色浓郁,隐然两三烟树,一排幽静的清苍。
温初弦不得已与赵举人踏春登山,一路拾阶而上,赵举人在一旁兴味盎然说着他赵家的那点破事,温初弦手举十二骨的油纸伞,心不在焉听着。
静济寺的山路她原本走过无数遍,近年来却深居闺中,一草一木都显得陌生了。不远处的薄雾深处,透来一二渺茫的敲钟声,幽远而绵长,仿佛能荡涤人的魂灵。
雨水淅淅沥沥下,冲刷山间石阶如新。
小生虽家境不如小姐,却是初娶;小姐虽门第高,却是二嫁。你我也算门当户对了。
小生婚后要求不多,只盼着小姐能多生几个孩儿,延续我赵家的香火。若多几个男丁,自然最好。
赵举人絮絮叨叨,将温初弦神色惘然,埋怨道,小姐有没有在听小生的话?
温初弦恍若不闻,伸手去接银针般的雨滴,凉凉的,滑滑的。
赵举人见她不回应,面色一板,负气而去。
留温初弦一人在半山腰的石阶中。她也不着急回去,一个人撑伞继续把这山路走完。说好要去静济寺求签的,怎能中途而废。
林原静谧,唯余轻灵的鸟语,和时隐时现的蝉鸣。
微风拂过,还有叮叮当当的清脆银铃声,在她脚踝处。
温初弦耳根子清净了不少。
静济寺,聋了的老住持正在宝殿敲木鱼,哒哒哒哒。
小和尚们不爱清修,本该念佛的上午,都偷偷溜到山涧玩了。
唯有一位身形清秀的僧人,跪坐在老住持身旁,双唇翕动,平静无波地念着经。
他生得漂亮,眸似一泓寒水,墨黑的眉尾有一颗红痣。饶是修行,也比旁的僧侣要英俊三分。
诵完了经,他起身,朝老住持拜了一拜,便回到禅房中去。
静济寺的禅房都很清贫,他的更甚。一盏茶,一桌一榻,还有一副随身的卷轴,空无它物。那卷轴他素来随身携带,从不示人,谁也不知道卷轴里面是什么。
他是半路出家的,好多寺里的香客都猜测他俗时是个多情种子。凡眉尾生红痣者,最容易情痴。
据说他因为情生了很重的病,三年前是慧能大师用妙药为他续命,可也仅仅只是续命,并没除根。何时再度发病一命呜呼,并不可知。他倒也不在意这些,每日洒扫礼佛,清心寡欲,青灯一盏,无欲无求。
他回到禅房小憩会儿,换了身洗得发白的僧衣,便拿扫帚到后山的鲤池去洒扫。
那些鱼儿一直都是他在养,红的白的都有,风雨不落。许多香客愿花重金求鱼去,听说这里的鱼儿很灵,只要求来送予心上人,就能和心上人一辈子情投意合。
今日落雨,寺里荼蘼的花瓣都被打下来了,片片洒在湖中。香客亦格外少些,僻静无人。
温初弦到静济寺时,鞋袜都已湿了。她伫立在绿亭中眺望了半晌远山的幽景,才往宝殿去,给佛上了三炷香。至于姻缘签,她却没求。
静济寺灵不灵验,她还不晓得么,姻缘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求来也是徒增烦恼。像方才的赵举人,定然觉得她脾气古怪,回去肯定退婚。寡妇再嫁,哪有那么容易。
伞被春雨濯坏了,她只好撑着一把漏水的破伞,往后山的鲤池去。
这地方她待字闺中时常来,给谢灵玄的那些小鱼,就是她从这里得的。可惜他当时不要。
遥望小湖水汽蒸腾,形如一螺。散乱的涟漪扩散在湖面上,熏风拂拂,闪烁不定。
她看见湖边伫立一僧,背影清明灵秀,默默扫湖岸的青砖。犹豫了片刻,便走上前去,合十双手,道了句,师父,劳驾。
虽是个不认识的师父,但求一条鱼儿,应该也是给的。
她衣袖里装了好几枚铜板,都被雨水浸湿了。
那师父身形一凝,隔了半晌,才缓缓回过头来,微有讶然地瞧向她。
他双唇无声。
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