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5页(1 / 2)

加入书签

破碎的山河从此平定。

可他们兄弟之间的情谊,却在无形之中,裂开缝隙。

尽管宋颐还是会同旁人一般,恭敬地称呼他为陛下。

但他的心里,总是会禁不住地想,如果攻破长安的那日,不是他先出兵,而是宋颐,结果将会是如何?

宋颐会不会扶持、撺掇末帝,将他这个乱臣贼子流放,或是贬为庶人、五马分尸?

人心一旦埋下怀疑的种子,便会日渐生根发芽,直到根深蒂固,再不能铲除。

对方的任何举止,都能引起你的猜忌。

也许是察觉到他的忌惮,不多久,宋颐直接请旨,甘愿去陇右道镇守边关。

圣人表面是颔首应允,私下却又无法安心,安插了暗卫跟随宋颐前往,暗中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陇右道和吐蕃接壤,和突厥交界。

尚且是萧氏的江山之时,中原便和吐蕃交好。

宋颐过去以后,自然也不例外地,和吐蕃来往密切,甚至借兵帮忙攻打突厥。

圣人不知道,之后的哪一天,突厥会反过来帮着宋颐,剑指长安。

圣人惊醒的时候,脑海似还留存着,十八年前那场战争的刀光剑影、腥风血雨。

他好像还看见,尸骸遍地、血流成河的战场,宋颐断着一条胳膊、手提染血的陌刀,抬脚跨过横陈的尸殍,径直朝他走近。

阿澄,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大哥?

你要了我的性命还不够,为何还不肯放过我的女儿?

为什么?为什么!

大哥究竟有哪里对不起你?!

他目眦欲裂地瞪目看着他,怒吼着质问他。

一次,又一次地重复。

圣人就在他这样的逼问之中,倏然睁开眼睛,苏醒过来,宛如溺水之人获救一般,大口大口地呼吸着。

他颤巍巍地伸手,摇响床边的铃铛,哑声高唤:桓颂,桓颂

然后一开口,就是浓郁的血腥味。

圣人还未得到回应,便是一口鲜血呕出。

作者有话说:

抱歉今天十点才忙完

再次建议大家养肥到完结,最后一个剧情我尽量快点QAQ

第143章

圣人这回的呕血, 登时闹得宫里兵荒马乱。

原先的尚药局奉御温清平,因着之前的直言不讳,指责圣人食用金丹, 暂且停职。

是以,此次前往金銮殿, 为圣人诊治的, 除却尚药局任职的诸多侍御医,还有圣人倚重的清元道长。

碍于道观的在场,侍御医们皆是一身技能无处施展, 不敢开罪圣人眼前的这位红人。到最后, 他们就只能配合清元道长留下的金丹,辅以药膳, 帮着圣人调理。

然而这些年,因着早年征战、遗留下来的沉疴宿疾, 圣人的身体实在亏空太多, 此次的呕血,更是让他大受打击。无奈之下,原定的华清宫之行,只好尽早提上了日程, 定在五天之后的七月十二。

毕竟,依照清元道长所言,那里的温泉, 极利于圣人颐性养寿。

着令宫人前去传达游幸华清宫的旨意之时, 圣人稍作思索, 特意叮嘱道:记得, 切莫将此行突然的缘由告知旁人。

说到这里, 他苍白着脸, 以拳抵唇轻咳,初沅的生辰刚过,若是在这个时间点,传出朕因为害病、不得不去行宫将养的消息,指不定外头那些人,要怎么议论初沅呢。

他们定会将他的病来如山倒,怪到初沅的头上,说是她的命格有问题,或者,是更加不堪入耳的揣测。

他可不想他的女儿,遭受这样的非议。

尽管此番行幸尤为仓促,但也好在宫里早有准备,出行的车架一应俱全,还不至于丢三落四、谬误百出。

七月十二的清晨,后宫的妃嫔、前朝的重臣,就伴着圣驾而行,在金吾卫的带兵护送之下,浩浩荡荡地前往华清宫。

初沅身为公主,自然也在随行的队列之中。

车马骈阗,辚辚辘辘地行在驰道。

轮毂驶过路面,带起细微的颠簸。

初沅靠着窗扉坐在车里,实在是觉得心口憋闷,小脸透着煞白。

见她难受得紧,留在车内服侍的流萤忙是打起曼帘,道:殿下再坚持一阵,华清宫就在长安城不远的地方,若是中途不出意外,也许我们在傍晚的时候,就能到了。

初沅用手捂住心口,勉强抑住那股几欲干呕的憋闷。

这时,遮挡车窗的那面曼帘,也随着流萤手里的动作,卷起挂住。

惠风和畅,擦过窗际迎面而来,拂动初沅额前的碎发。

初沅吹着风,慢慢地缓了过来。

她伸手搭在窗棱,凝眸望着外头不停变换的景象,怔怔出神。

车驾似游龙一般,蜿蜒流动在驰道之上,扬起黄土飞尘,喧天的嘈杂。

只闻车马之声,便也知阵势之浩荡。

此行出发得突然,初沅难免对状况有些不解。

她的目光自前面的车驾一扫而过,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