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8页(1 / 2)

加入书签

第三七四章 长渊盟约(五)

这话一出口,段怡只觉得心头一松,竟是抑制不住地觉得愉悦了起来。

崔子更瞧着她的模样,满心欢喜,他的手有些轻颤,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面上却是瞧着镇定无比,“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阿怡可记住今日之言。”

段怡瞧着他那修长的手指,指甲盖都抖出了重影,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儿。

“崔叔叔脸上每一条皱纹里都透着欢喜,便是那造字的夫子瞧见了,怕不是都要感叹,那喜字怕不是从你脸上拓下来了吧?”

“都这样的,还端着。那端不稳托盘的茶博士都应该拜你为师才是。”

崔子更听到段怡这熟悉的阴阳怪气之声,忍不住笑了出声。

“哪里比得过段小将军,我便只能做那茶博士的老师,不像段小将军,那《国风》里的卫氏女见了你,都得连夜修改诗文。”

“段怡耽兮,犹可说也;子更耽兮,不可说也。”

段怡瞧着,佯装搓了搓手臂,“你今儿个做菜,可是少了芝麻?这般叽歪,叫我鸡皮疙瘩落了一地,捡起来倒是能以鹿当马充数了。”

她说着,忙将桌上那张纸一推,推回了崔子更面前。

“这盟约盟约,哪能光你一人说?也该听听我的才是。”

这心中下了决断,段怡亦不是含糊之人,襄阳城中还有不少事等着她来做,且虽然美色当前,她却是并未忘记,此番来京都是来做甚的。

“先前我来信,同你说过了。这京都乃是你同苏王爷打下来的,我没有占上一份的道理。如今我同苏王爷两处合一,你那黔中成了海中孤岛,便是你想管,那也鞭长莫及。”

段怡想着,眸光一动,“但你之所以能够拿下京都,我替你剿灭陇右,又在襄阳城牵制了沈青安主力。这婚约归婚约,国事归国事,不可混为一谈。”

“且此番打跑北蛮,苏王爷亦是出了大力气。我们不要京都,你把黔中给我。”

段怡觉得,说起正事来,她的口齿都变得伶俐了不少。

果然美色误国,她这个人,还是有多昏君的潜质。

“当初咱们一道儿在锦城拿了河山印。后又一起拿了黔中。出苏州时,咱们商定好了,你得黔中,我助你拿下江南东道,那河山印算是我一人的。”

“如今我得知,那河山印藏的东西,就在京城之内。这回若是得了宝物……”

崔子更心情大悦,冲着段怡频频点头,“嗯,都是你的,韦猛同苏筠驮不动,我可以替你驮。左右我本就家财万贯,阿爹阿娘都有留给我……”

段怡深吸了一口气。

她就知晓!她周边只有她一个人穷!段思贤同顾杏,可是一个枣儿都没有留给她!

她想着,幽幽道,“我拿黔中,按照里头有苏王爷一份。那河山印的羊皮卷,当初也多亏了苏筠脖子上挂着的那一块。如今他退守江南西道,是我占了他天大便宜。”

“若当真有重宝,我当分他作为补偿。”

崔子更闻言并不意外,段怡惯常如此。

旁人待她一分坏,她定是立即还回两分去;旁人待她一分好,她亦是不忘十分报。

段怡迟疑了片刻,瞧着眼前的崔子更,还是道,“如今百废待兴,你叔父尚未抓到陈鹤清,我亦是刚刚收回陇右。虽然打了胜仗,但未必就人人服气。”

军心岂是一日能定的?当初她打下了襄阳城,便迟迟不按兵不动,为的是什么?那些兵卒并非乃是傀儡,你按了机关,他便待你事事忠心。

且他们之所以如此畅通无阻,乃是因为二人皆是武将出身。那些世家大族,还有文人雅士,并未掺和进来,因为打仗不是他们所擅长的,这时候不是他们的战场。

可天下大定之后,便是不同了。

段怡几乎可以预想得到,马上就要有一池塘像祈郎中这般的青蛙鸭子,天天围着她呱呱呱,嘎嘎嘎了!

崔子更点了点头,“阿怡是想要晚一些成亲?”

段怡见他一脸失望之色,有些心虚不已,刚要开口。

却见崔子更又道,“理应如此。若是仓促成亲,岂不是委屈阿怡?且你年岁小,父亲刚亡故,按理说正在孝中。从前打仗只讲拳头不讲理,这会儿若是太平了,讲理的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了……”

“怕不是咱们多吃了一口红烧肉,他们都恨不得上一百份折子,骂你奢靡。更何况涉及孝道,他们能给你出书!”

二人对视一眼,于未来皆是一脸无语。

段怡叹了口气,“可不是,我倒是不怕被骂,我就怕我把他们骂哭了,他们写史书的时候,死劲儿编排我。”

崔子更亦是叹了口气,“确实如此!我还想着,大殿上的柱子,是不是得用绵软之物包起来,不然我怕他们气得撞柱子。”

崔子更瞧见段怡一脸认同,嘴角不由得往上翘了翘。

“如此也好。也叫阿怡瞧瞧,我这答卷,并非是光说不练花架子。一年为期可好?这一年里,阿怡担心的:我需要借助世家力量,联姻;大臣担心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