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楔子 千金鲫鱼汤(3 / 3)

加入书签

睛,到了第六天好容易睁开了眼,娘欢喜地都流眼泪的。他双眼冒出了泪花,泪汪汪地看着她。多可怜的孩子,她的母亲就连口奶都没有得喂她。老大夫在旁边哄着孩子,看着她嘟嘟小嘴,笑着道:“孩子起名了没?”他摇摇头:“这不是……”他想跟老先生说,这不是他的孩子,是他捡得。“什么不是!就是!快给孩子起个名字!”他怔怔地看着孩子,心里百转千回。是啊!她已经被遗弃了,可是,他现在自己都保不住了,怎么照顾孩子呢?“师傅,外头下雪了!”外头跳进来个学徒,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跳着脚欢喜地道。“雪儿?”他下意识的道。老大夫点点头,又摇摇头,拈着花白的胡子道:“都说瑞雪兆丰年!这孩子一睁眼,天上就下了雪。老夫看,还是叫瑞雪的好!”“瑞雪?瑞雪!”他高兴地连声对着孩子叫着,“咱们有名字了!来,谢谢爷爷!”孩子哼了哼算是应承了。“你今日就在这住下,还有一顿药呢!”老大夫交待了几句就出去了。他醒了过来,看着身上盖着的棉被,还有身边睡地正香的孩子,满足地笑了。穿好衣裳,走到外头。外头已经是雪白的一片,白皑皑地好不漂亮。“怎么起那么早?”打水的媳妇笑着问道。他赶紧走上前,帮着她提了水。打水的媳妇瞧着他只有九指,抿抿嘴,忙道:“我自己来就行。你快去看孩子!孩子一起来绝对要吃东西的!”他为难地低下头,他怎么还意思再去找大夫的儿媳妇喂奶呢!打水的媳妇忙道:“你跟我去厨房好了。厨房的贵儿媳妇也奶孩子呢!你把孩子带上,叫她帮你喂下!”他笑着应承了。小心翼翼地将孩子裹进自己的棉袄里,提着水跟那媳妇去了厨房。一个二十多的媳妇正在杀鱼,见到那个打水的媳妇进来,后面还领着个陌生男的,心里明白,估计是先生留下的人,便道:“百生婶,你给他弄吃的吧!我给娘子做鱼汤呢!”百生婶笑着道:“你帮他看下孩子吧!他一个大男人带着个刚出生的孩子,连口奶都没有。”那媳妇忙放下手中的活,揩揩手,看着他解开棉袄将孩子抱了出来。她忙接了过来,笑着道:“我带到那边屋子,等她醒了,就去喂!”他赶紧谢过。环视着厨房,看着自己能做些什么。打水,劈柴!“你快歇歇!”百生婶见他一个人干了那么多,忙倒了水,塞给他两个大馒头,热络地道,“一个大男人带孩子怪累的吧!”他抓抓脑袋,不知道该怎么说,口里只说道:“先生真是好人!”百生婶笑着道:“我们家的先生当然是好人。咱们家娘子的奶水喂和哥儿都不够,先生还叫娘子喂你闺女呢!”“奶水不够?”“是!”百生婶有些愁地道,“娘子不爱吃这些大油的东西,蹄花碰都不碰,这哪里会有奶?这就喝点鱼汤,偏咱们和哥儿胃口大,虽说贵儿媳妇有奶,可人家是双棒儿,也没多少,一次两次倒好说,可这……我都愁死了!”他点点头。既然这样,那他就把这个法子交她,算是自己报答老先生的大恩大德。他抄起刀方要杀鱼,却发现没有食指的右手根本拿不住刀。他只好换了左手,虽然他也练过左手用刀,却不如右手麻利。“有猪脂么?漏芦跟钟乳石都要点,嗯,漏芦六钱,钟乳石三钱。还有米酒。”他窘迫地看着百生婶,不好意思地道:“我以前……”百生婶知道他是说以前是厨子,忙去取了他要的东西来。光看他方才杀鱼,就知道他会做菜。鲫鱼一条,猪脂切块,漏芦、钟乳石适量,用水和米酒各半共煮至烂熟,再将鱼肉撇了出来,只留汤汁跟一尾鱼骨,放在小火上继续炖着。他忙打了几块嫩豆腐放了进去,瞧着汤,对百生婶道:“漏芦跟钟乳石都是下奶的中药。”“先生说过,也是叫咱们放到汤里的!”“药有些味道,拿米酒煮就好多了。不要吃鱼肉,放些嫩豆腐进去,最好不过了!”说话间,他又忙着准备别的早饭,熬粥,炒菜,做小菜。看着他专注而麻利的手法,百生婶,还有抱着瑞雪进来的贵儿媳妇都看住了。百生婶尝了尝他做的小菜,赞不绝口:“没想到,你一个大男人居然做了这么一手好菜。”竹节小馒头,菜包子,麻酱卷,枣仁粳米粥,还有六七样精致的小菜,这是个大男人一会儿的工夫做出来的?他搓搓手,接过孩子:“我就这点手艺……我走了。”哈哈~到了咱们的美食小专栏了。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个是千金鲫鱼汤。喂奶中的妈妈喝最好。此汤源于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要方》。鲫鱼长七寸,猪脂半斤,漏芦八两,石钟乳八两。上四味,切猪脂,鱼不须洗治,清酒一斗二升合煮,鱼熟药成,绞去滓,适寒温分五服坎,其间相去须臾一饮,令药力相及。漏芦、钟乳石均能下乳汁,常相配伍;配入鲫鱼更能补气生血、催乳,用于产后气血不足,乳汁减少。(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