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页(1 / 2)

加入书签

“成,你拿来吧。”

有了大夫的许诺,宝儿采的也放心,出门的时候,一直没说话的小山忽然叫住了她,“这枕头草能卖这么多钱?”

宝儿一转身,看着比自己高了一个头的小山,看着他眼底的清澈,就只是纯粹的疑问,点了点头,“是啊,从前给娘抓药的时候看到里面有这个,就想着能不能挖来卖,小山哥,你也要去挖么?”

小山看着她神采奕奕地望着自己,有些不自在的撇开脸去:“谁要和你抢了,我随便问问。”

宝儿一脸天真的看着他,“我没说小山哥要和我抢啊,我还想小山哥教我怎么养鸡怎么摘蘑菇呢。”

小山脸色一囧,拉起她就往集市里走,粗声粗气的问着:“还去哪里。”

宝儿在他身后笑的惬意,可算是掰回来了一次,她想起一句过去网络上的流行语:面瘫是病,得治!

从八宝斋里面买了红纸,宝儿还看中了几本书,讲的都是些农务,但是许多字她都看不懂,书的价格不低,都是一些手抄本,禄德和禄生现在都不识字,宝儿买了一本回去,不懂的还可以翻翻。

等宝儿转完了这一圈回到王二叔的摊子,已经是一个时辰后的事情了,王二叔身前的两个大篓子里放了一些家种的蔬菜,翠绿着叶子都是一早从地里割的,叶子上还沾着露水和来不及洗去的泥,本来是满满两大篓子的菜已经去了一小半,宝儿坐到摊子后面,帮着王二叔一起看着,小山背上了放蘑菇的小篓子去了牙行。

“宝儿啊,帮二叔看着些摊子,二叔去解一下,这菜都是六文钱一斤,等等有人来买了就是这个价。”

没等宝儿点头王二叔就捂着肚子去了小巷子找茅房,宝儿坐在小板凳上,手托着腮帮子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有些出神。

“丫头,这菜怎么卖?”宝儿抬起头,一个厨娘模样的人围着大围裙拎着菜篮子在篓子前看着。

“大娘,清早地里刚拔的菜呢,八文钱一斤。”宝儿一抬价格,挂着一抹腻死人的笑脸,望着正在挑菜的人。

“贵了,前头那个才七文钱一斤。”宝儿见大婶摇头,也不着急,“大娘,咱们这菜啊,买回去吃了的人都说好吃,您看才摆了一个时辰就卖出去了这么多,咱们家的菜长的好味道也好。”

蔬菜看上去新鲜样子好看这不假,至于好不好吃,宝儿想着绿色食品蔬菜总还是靠厨子做出来的好吃,只要新鲜就行了,宝儿见大婶还有些犹豫,就从篓子里掰下一截萝卜递给她,“大婶不信您尝尝。”

那厨娘尝了一小截萝卜,点了点头,“成,这个和这个都给我来三斤。”

“好嘞~”宝儿脆生生的应着,拿起一旁的秤给她秤好了放在她的篮子里,又从篓子里将刚才那萝卜给她,“大娘,这是买超过五斤送的萝卜,来,您拿好,一共是四十八文钱。”

宝儿这番话倒是说的那个厨娘乐了,付了钱拿着萝卜,直说宝儿会做生意,刚才这么一喊,倒是引来了几个买菜的人,宝儿如法炮制的又以八文钱一斤的价格卖出去了不少菜,买的多了就多送一株菜或者一根萝卜,人的消费心理就是对赠品的附加值有着执念,觉得这个是赚到了,正因为如此,宝儿的八文钱一斤卖着他们也觉得值。

等王二叔回来的时候,篓子里的菜就只剩下一半还不到了,才那一会的功夫,宝儿就帮他卖出去了三十来斤的菜,当宝儿将一大把的铜钱交给他的时候,他都快把嘴巴咧到耳后去了。

“大叔,你看着,我去前头买包糖回去给弟弟妹妹。”

“来,从大叔这儿拿钱去买,拿着。”王二叔从里面拿出十个铜板给宝儿,宝儿推脱着不要,“王二叔,把这钱留着给二婶肚子里的娃娃买糖吃。”说着蹦蹦跳跳地往上次的饴糖摊子走去。

“老板,一包饴糖。”宝儿从小钱袋子里数出十文钱递给摊贩,没等接过糖身子就被别人给拉住了,“可算等到你了。”

宝儿咋一会回头就看到徐庚寅二世祖的脸,满是气愤的瞪着自己,好像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宝儿挣扎了两下没挣脱,娇声喊道:“你松开!”

这一喊徐庚寅倒是真松了手,宝儿往他身后一看,远远的还是有随从跟着,拍拍被他抓皱的袖子,从摊贩手中接过糖,再看了一眼徐庚寅不放心的又多要了一张纸包起来。

“那天你怎么走了!”

徐庚寅觉得宝儿不守信用了,自己一吃完饭就跑出来找,结果人就不见了,在饴糖摊子等到太阳快要下山都没等到人,后来仆人提醒说她们可能是附近村子来赶集的人,徐庚寅又去城门口找,那个时候宝儿他们已经坐车回墨家村的路上了。

既然是赶集那下个月肯定还回来,徐庚寅就在今天又在摊子附近守着,果真让他等到了宝儿。

“我为什么不走,我又不住这里,我还要回家哩。”宝儿看着他,“大哥哥,你随便说一句让我等着我就等着,那天黑了我回不了家怎么办?”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守株待兔,自己还是那只兔子,直接往树上撞来着,宝儿有些默然地想着,看着他一脸气愤的样子,想不出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