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轮回三:金栅锁(31)番外:谢玦(2 / 4)

加入书签

知心。对了,据说太子过几日就要回京了,怕是要带囡囡同行。”送走谢二小姐后,谢玦怅然若失地翻着手中的书,却一个字也读不下去。他索性摸出了藏在书房中的一个包裹,是昨日囡囡身边的桂香偷偷交给他的,说是再用不到了因此任凭他处置。大红色的衣料从缝隙中露出来,上面还绣着金线。这本是囡囡缝了多年的嫁衣,一直藏着只说等大婚当日再给他看。可是他们再无缘做夫妻了。他何尝不知囡囡如今同他划清关系,也是为了让他能平安上京赶考。但如今,他对于今后要效忠的大梁皇室却充满了迟疑。若是侍奉这样表里不一的帝王,纵使他居庙堂之高又有何用呢?谢玦心中偶尔也会生出这样的念头:或许找个地方同囡囡一起开个学堂,日后他们郎情妾意,琴瑟和鸣,也算是不枉此生。故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看到远处那队浩浩荡荡的车马,谢玦紧张地确认了一下树下埋好的新土。他终究是求着父亲去了他族谱上的名字,从此他不再是陈郡谢氏的公子,只是布衣谢玦罢了。若是家中其他的兄弟姐妹提出这样离经叛道的请求,恐怕早就被父亲罚去祠堂反思了。但父亲终究是不放心他的身子,也愧疚于退婚一事,他在父亲的书房前跪了几日,便求得了父亲的无可奈何的同意。马车快到近前,谢玦跪在了马路中央。他挺起脊梁,直视着马车大声说道,“还请殿下能放过谢某的表妹林氏南嘉。”一旁的侍卫想拉他起来,他也不知道自己哪来了一股蛮力,愣是纹丝不动。见车厢内没有一丁点反应,谢玦又大声重复了四五遍这句话。下人见他如此固执,只得无奈地通传太子。门帘掀开,闪过属于女子衣裙的一角。谢玦攥紧拳头,整了整方才被侍卫拉扯过的衣襟。其实他何尝不知道自己这样既莽撞又傻气?最好的办法,应当是先让囡囡被太子带回京城,他再想办法徐徐图之。可是他怎么忍心让囡囡在外独自经受狂风暴雨,自己却在煦日和风下慢条斯理地想着办法呢?更何况,对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等囡囡入了太子府,他一介布衣,有什么方法将囡囡从严防死守的太子府中救出来呢?就是他蛰伏数年,侥幸在这人心叵测的官场上成为权臣又有何用?太子为君他为臣,这点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所以他食言了。谢玦生平头一次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平庸和无能,连所爱之人都护不住。他也曾试图去寻些江湖人士或是有才之人的帮助,可是却连门路都找不到。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到头来竟然对他一点帮助都没有。但谢玦顾不上自责,只能再想其他法子。若是向家人求助,陈郡谢氏作为曾经的望族,或许还有些人脉。但谢玦心知他们是不会为了一个孤女忤逆皇族的。虽然他们平时待囡囡也不差,但一条人命同一族的命运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这也是为何他自请除名的缘故。否则父亲就是将他关在府中一辈子,也不会让他做出任何威胁到谢氏一族的事情。到头来,他所剩下的只有那些无用的之乎者也,和这一身血肉。那句话怎么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于谢玦而言,确实没错。太子的身影从车帘后走下马车。天生的上位者带着漫不经心的笑,垂下眼眸看他的目光都有着高高在上的不屑,仿佛看着一只挡车的螳螂。“怎么?孤之前给你的教训还不够吗?”谢玦心知自己确实是不自量力。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谢玦无所畏惧地直视着太子,而后将额头抵在冰冷的地面上,“还请太子殿下能放过小人的表妹。”“放过?她已经是孤的女人了,岂是说放过就放过的。”“小人不才,尚有几分学识,愿一生为殿下驱使,只求殿下能高抬贵手。”谢玦一下又一下地郑重地将脑袋磕向地面,额头已经被地上的砂石磨破了,他却不肯停下。

“这样啊——”太子拖长了尾音,“可是孤不需要。”“殿下当真要做出此等强抢民女之事吗?”谢玦有些绝望了,“若是此事传出去,只会有损于您的清誉。”“你这是在威胁孤吗?”太子的声音染上冷意,“好大的胆子!”“草民不敢。”“不敢?你叁番五次地觊觎孤的女人,还有什么不敢的?还是那日你罚跪时听得还不真切?”谢玦想起那日在水鹊院中听到的哭喊声,五指紧抓地面,指尖的皮开肉绽方才强压下了心中的痛苦。他喃喃道,“不论如何,在草民眼中,她都是我的表妹。”太子轻蔑地笑了,“倒真是对苦命的鸳鸯,孤就是那个棒打的恶人咯?孤倒是好奇,所为情爱,能有多坚韧。来人,让这位谢公子尝尝阻拦皇家马车的下场。”几位侍卫得了太子的命令围了上来,对着谢玦一阵拳打脚踢。拳脚如冰雹般砸在他的身上,谢玦咬紧牙关,不吭一声,挺直着腰身承受着暴风骤雨般的毒打。若是太子消了气,就能换回囡囡的平安,哪怕是将他这一无是处的尊严抛在地上也无所谓。鲜血从额角滑落,淌过谢玦的眼睛。他的身体摇摇欲坠,如同一只破了的风筝,却还是坚强维持住了身形。太子莫约是觉得无趣了,让那些侍卫住了手。围着谢玦的人群纷纷退开,为尊贵的太子留出道路。谢玦抬头,眼前一片通红,但他仍勉强睁大双眼,试图看清太子的神情。他自幼梦想效忠的梁氏皇族,就这样吐出凉薄的话语,“还真是个硬骨头。”脑袋嗡嗡作响,谢玦只能冲着太子所在的方位恳求着,“还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