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 第95节(1 / 3)

加入书签

村里的老乡们哪见过海报啊,都围在门口等着认字儿的年轻人给他们读呢。还真有人自告奋勇上前帮忙读海报上的节目单,大家热热闹闹地讨论着,其中讨论最多的还是之前那半场《孙丁宝下乡记》。

离演出还有半小时,棚子里就已经座无虚席了,不仅如此,只要有点空隙,那地方就必定站满了人。要不是树上屋顶都落了雪会滑脚,加上村长明令禁止,有的人恨不得爬树上看。

牛家庄的村长牛理国也确实会做人,一早就让人准备了两口大铁锅,还准备了十足十的茶叶和柴火,找人时刻看着火,烧着热水,方便大家都能第一时间喝到热水暖身。

李安生今天负责维持秩序,他眼看着人越来越多,好多老乡进不来急得破口大骂,赶紧来找林逸秋。

“逸秋,你过来一下,商量个事儿。”

“咋了?李大哥我这里忙得很,走不开啊。”

“还不是这座位闹得,你们这次的出场费是我们村里公中出的钱,按理来说是人人都有资格看演出的。但是你也看见了,这个棚子也就能容纳一百来个位置,还有不少人是站着的,可我们村一百多户人家,加起来有四五百口人。”

林逸秋边听,手却不停:“你的意思是?”

李安生豪气地拍了拍林逸秋的肩膀:“就加场子呗!再加两场!”

对此林逸秋也表示无可奈何:“李大哥,这宣传队也不是我说了算啊……而且加场子,演员们的嗓子也吃不消啊。”

李安生指了指林逸秋,哭笑不得地说:“好小子,净知道占我便宜!这样吧,我们再给你们加五十块钱怎么样?茶水午餐都给你们备着。”

一旁等候上场的知青们听得呼吸都重了。

多少?

再加五十块?

这可是五十块钱啊!

林逸秋对这个价格也略略满意,朗声说道:“李大哥客气!行,那我跟大伙儿商量商量。”

众人那是又高兴又紧张又激动,他们知道林逸秋的潜台词是答应了。

他们一共36个人,加上林逸秋临时拉来帮忙的刘季年就是37个,原定的一场就是五十块,如果再加五十,那每个人最少可以多分一块钱左右,要知道这年头工人一天才一块多吧。

林逸秋象征性地问了一下:“咋样?演吗?不过大伙儿别忘了,我们还有另一个村的演出呢。”

众人异口同声道:“演!”

有钱干嘛不赚,累点就累点呗,还能比下地更累吗?

林逸秋又单独问了陈铮、金喜、李健康这几个主演的意思,他们也一致表示绝对要接。

“行,既然这样,咱们把节目顺序重新排一遍,把所有小品歌舞放一起,演上午下午场,把《孙丁宝下乡记》两部也放一起,单独一场子演中午场,这样你们的压力会小很多。”林逸秋把临时地排班表发了下去。

林逸秋又单独嘱咐刘季年:“季年哥,这三张海报里一张是总海报,上午下午贴,两张是我为《白毛女》和《孙丁宝》各画的,中午贴。”

刘季年自然点头称是:“行,我知道了。”

【孙丁宝靠着卖干蘑菇,很快就成为了他们村的蘑菇大户,孙家贫苦的生活也渐渐好转。

孙二弟跟前世的弟媳结了婚,这次没有彩礼的问题,小夫妻俩一直亲亲热热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但是他知道,这远远不够。

只靠着山里那点蘑菇远远不够市场供应。而且蘑菇再好吃,终究只是蘑菇,卖的就是个辛苦钱。如果把他们做成零嘴,那则可以卖更多的钱。

在跟村长和村代表商量以后,孙丁宝找了村里的老人开始学习蘑菇种植技术。

孙丁宝包下了村里的几亩地,开始种植蘑菇。可这蘑菇哪有这么好种?

一年……

两年……

孙丁宝始终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倒是之前赚的反而亏得差不多了。渐渐的,之前赚到钱的村民也开始嫌弃孙丁宝了,觉得他的想法太过激进,本来捡来的蘑菇晒干就能卖,一本万利,现在倒好,搞什么蘑菇种植,害得他们连最基本的单子都接不了了。】

看着孙丁宝一次又一次地接近成功,最终却又失败,台上台下的人们发出由衷的困惑:孙丁宝难道就这样失败了?这条路他是走错了吗?

只有像孙丁宝这样一步一步实践过来的李安生等人才知道,要想成功做成副业哪有那么容易。

他们的烧窑厂刚刚创建的时候是多么艰辛,多少村民不看好甚至反对,也就是现在创收了,能花低价买到高质量的红砖,大家才开始扭转对烧窑厂的印象。

李安生的妻子牛翠翠是个感性的女人,她一手抱着儿子,一边抹泪,那段看不见出头之日的日子,她是再也不想再过一遍了。

小儿子还是不懂事年纪,他不明白自己父母一路走来的艰苦,只能用棉袄袖子帮他娘擦擦眼泪,软乎乎地说:“娘,不哭不哭。”

李安生心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