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五十九 危急存亡之秋(2 / 4)
惊失色,差点再度晕厥过去。
&esp;&esp;太医赶快用秘法对赵昚使用紧急苏醒术, 让赵昚暂时没有晕厥过去。
&esp;&esp;但是赵昚还是不能抑制自己的怒火,说了一些话,越说越气,接着急火攻心, 呕了一口血,顿时面色惨白。
&esp;&esp;六人小组也吓得面色惨白。
&esp;&esp;在再度失去意识之前,赵昚承认了六人小组,并且费力的指了指陈康伯。
&esp;&esp;“陈相公主事”
&esp;&esp;竭尽全力说完五个字,赵昚再次失去了意识,晕厥过去。
&esp;&esp;太医们一拥而上对赵昚动手动脚各显神通,六人小组则因为太医们的要求退出了赵昚的卧房,以免耽搁对赵昚的治疗。
&esp;&esp;然后,叶义问、周麟之和沈该用奇怪的眼神看着陈康伯。
&esp;&esp;刚才赵昚的意思是,六人小组中,可以做最终决定的不是首相叶义问,而是枢密使陈康伯?
&esp;&esp;众人心中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揣测。
&esp;&esp;少顷,沈该站了出来。
&esp;&esp;“陈相公,关于官家要求您来主事这件事情,我们到底该”
&esp;&esp;沈该没把话说完, 但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esp;&esp;这个权力, 你要还是不要?当然你说你要也没关系, 但是我们素来讲究皿煮, 你要是拿下这个权力的话, 是不是有点你懂的。
&esp;&esp;陈康伯没说话, 看了看虞允文。
&esp;&esp;他身后的虞允文心领神会,便站了出来。
&esp;&esp;“既然官家这样说了,那么就这样办吧,咱们六人在官家休养期间还是能够代理军政大事的,一应大事都商量着来,但是遇到不能决断的事情,还是以陈相公的看法为准,如何?”
&esp;&esp;沈该和周麟之皱了皱眉头,但是没说话,转头看向了叶义问。
&esp;&esp;叶义问也皱了皱眉头,看了看一直没说话的陈康伯,最后微微叹了口气。
&esp;&esp;“官家身体有恙,国运艰难,此时正是吾辈同舟共济之时,就不要考虑那么多了,既然官家说了让陈相公主事,那就由陈相公主事好了,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陈相公可以做出决断,至少,我是支持的。”
&esp;&esp;听了叶义问的表态,陈康伯心里一松。
&esp;&esp;“蒙官家信任,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康伯必尽心竭力,不辞辛劳,为大宋做一切可以去做的事情,还望诸位鼎力相助,共渡难关。”
&esp;&esp;陈康伯向其余五人行礼。
&esp;&esp;虞允文和胡铨忙道不敢。
&esp;&esp;叶义问、周麟之和沈该只是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esp;&esp;他们虽然承认了眼下这个陈康伯主导军政大事的局面,但是心中多少有些不快。
&esp;&esp;陈康伯现在的职务是枢密使,也是受到赵昚的信任主掌军权的存在。
&esp;&esp;但是按照传统,枢密院的逼格本来就要低文官政府一点,现在让枢密院首脑主持国务,却不让政府首脑主持国务,哪怕陈康伯自己也是进士出身,可是叶义问等人还是感觉到莫名的不快。
&esp;&esp;陈康伯注意到了这三人的态度。
&esp;&esp;他并非不知道文官政府的深层逻辑,他本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和他们产生龃龉,但是眼下国运艰难,需要一个说话算数的人快速做出决策。
&esp;&esp;明军进攻迅猛,南宋朝廷决策迟缓,现在不是讲究和气生财、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候。
&esp;&esp;所以他并没有对此有什么表示。
&esp;&esp;但不可不说的是,现在的南宋最高决策圈子显然已经出现裂痕,陈康伯、虞允文和胡铨成为一个团体,叶义问、周麟之和沈该结成一个团体,两个团体面和心不和。
&esp;&esp;其实出现这样的团体分割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早在主战派主和派斗争不息的时候,陈康伯、虞允文和胡铨都是坚定的主战派,甚至是北伐派,而剩下三人不算都是主和派,但也不是主战派。
&esp;&esp;硬要说起来,沈该甚至还有点投降派的倾向,和已经被罢黜的汤思退是一伙的。
&esp;&esp;所以这三人凑在一起抱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esp;&esp;危急存亡之秋,六人小组尚且还能维持表面的和谐,对一些危及大家共同利益的事情尚且可以合作共赢,直到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