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周麟之被张栻的气势所震慑,不敢言语。 &esp;&esp;俗话说狠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张栻现在就是这个不要命的疯子,在大家眼里,张栻什么都做得出来。 &esp;&esp;连杭州城他都愿意守,自家人都住在了杭州城里,打定主意全家族和杭州共存亡了,基本上就是满门忠烈了。 &esp;&esp;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做的? &e">
阅读历史 |

一千三百二十二 国旗(1 / 2)

加入书签

&esp;&esp;周麟之被张栻的气势所震慑,不敢言语。

&esp;&esp;俗话说狠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张栻现在就是这个不要命的疯子,在大家眼里,张栻什么都做得出来。

&esp;&esp;连杭州城他都愿意守,自家人都住在了杭州城里,打定主意全家族和杭州共存亡了,基本上就是满门忠烈了。

&esp;&esp;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做的?

&esp;&esp;惹恼了他,鬼知道他能干出什么事情来?

&esp;&esp;说不定当场拔刀让自己血溅五步都是可能的。

&esp;&esp;周麟之还有想活下去的心愿和打算,也有对未来生活的畅想。

&esp;&esp;他的家人枝繁叶茂,第三代子孙嗷嗷待哺,他还打算等到了日本之后在日本也要做一番事业,成就一番在江南不能成就的功业。

&esp;&esp;所以,他并不想死。

&esp;&esp;他从一些往返日本与江南国的商人那边听说日本现在的局势并不安稳,地方和中央的矛盾很尖锐,中央内部也不安分。

&esp;&esp;似乎有一个强权人物正在试图统一政府的权威,并且准备对不听命令的地方势力进行打击,为此做了不少努力。

&esp;&esp;但是听说他的反对者也不少,所以日本国内有不少人正在进行物理上的交流,彼此之间征战不休,国内政局不稳,所以周麟之觉得此时的日本一定很虚弱。

&esp;&esp;面对一个虚弱的小国,他们这群人冲过去,难道不能做出点什么事业吗?

&esp;&esp;该说不说,这帮准备从高丽润到日本的人多数都打算抱团取暖,甚至已经有些人商量着要集合大家的力量,在日本身上撕一块土地下来成为他们自己的,然后说不定还有鸠占鹊巢的可能性。

&esp;&esp;只要远离明国,他们认为自己在日本也能称王称霸。

&esp;&esp;要是将来还有称王称霸的可能,现在为什么要招惹一个疯子?

&esp;&esp;看着怒发冲冠且即将上来对自己重拳出击的张栻,周麟之怂了,选择了退缩。

&esp;&esp;他转进如风,退避三舍,充分体现了大宋忠良的“优良传统”,逃出了张栻的官郏

&esp;&esp;然后对外表示这是平章军国事张栻的命令,他极力抗争,极力劝诫,但是张栻心意已决,甚至对他拔刀威胁。

&esp;&esp;他无能为力。

&esp;&esp;沈该退位之后一心一意准备自己的逃跑计划,对这件事情没什么兴趣,张栻和周麟之狗咬狗是他们之间的事情,沈该不干预。

&esp;&esp;于是乎这件事情就那么定了。

&esp;&esp;原属周麟之亲信统领的两万宋军被安排在了防御明军驻军的第一线上,面对成天进行战备训练的明军,他们瑟瑟发抖,一点办法都没有。

&esp;&esp;这支军队的中上层军官为此十分烦恼,一边加速准备自己的逃跑计划,一边又不断安抚、欺骗麾下士兵和基层军官,让他们错误的认为这次换防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根本不需要担忧。

&esp;&esp;因为明国和明军确实没什么动静,所以军队暂时没有什么动乱,高级军官们也争取在军队这边露露面,表示自己还在,表示自己还没走,以此换取士兵的安分。

&esp;&esp;但是私底下,他们也是真的在认真准备自己的逃跑计划,他们才不要和大头兵们同生共死,大头兵只有为他们争取逃跑时间的价值,没有别的任何价值。

&esp;&esp;整个张栻接掌权力的行动期间,杭州城大体上还是稳定的。

&esp;&esp;官僚们搞逃跑计划搞得飞起,军队的人事变动也相当激烈,但是民间对此始终没有什么提前了解的渠道。

&esp;&esp;一切都像极了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

&esp;&esp;洪武八年的五月间,明国处在战争的准备阶段,没有什么实际动作,而从六月开始,明国开始有了实际的举动。

&esp;&esp;首先是六月初二日,考虑到国家即将完成基本上的统一,所以苏咏霖下令朝廷对国旗进行研究,把大明国旗的事情写上日程。

&esp;&esp;他在内阁会议上首先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了阐述。

&esp;&esp;“过往历朝历代,只有国号,而无国旗,充其量把国号写在旗子上,便成了国旗,但这未免太过于仓促、不妥,需知自古以来,旗帜和各类标识一直都是很受重视的。

&esp;&esp;从上古时期开始,便有图腾之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