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苏隐必须要承认,苏咏霖所说的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都是很有道理的。 &esp;&esp;如果他作为天网军首脑,居然不能在天网军起家之地把苏咏霖的安全保证好,那么他就真的可以自裁以谢天下了。 &esp;&esp;于是苏隐的面色变得十分为难。 &esp;&esp;“不去不行吗?” &esp;&esp;苏咏霖摇了摇头。 &esp;&esp;“必须">
阅读历史 |

一千五百三十一 否决他们的否决(1 / 2)

加入书签

&esp;&esp;苏隐必须要承认,苏咏霖所说的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都是很有道理的。

&esp;&esp;如果他作为天网军首脑,居然不能在天网军起家之地把苏咏霖的安全保证好,那么他就真的可以自裁以谢天下了。

&esp;&esp;于是苏隐的面色变得十分为难。

&esp;&esp;“不去不行吗?”

&esp;&esp;苏咏霖摇了摇头。

&esp;&esp;“必须要去,不去不行,只有我去了才能完美的解决问题,为改革保驾护航,我不去,山东乱起,民众受到挑唆,则一发不可收拾,到最后损害的还是大明的利益。”

&esp;&esp;苏隐彻底无话可说了。

&esp;&esp;沉默许久,苏隐叹了口气。

&esp;&esp;“既然如此,我明白了,您且谨慎安排行程,我会先行带人前往山东做准备,争取在您抵达之前把幕后主使者揪出来,给您一个交代。”

&esp;&esp;“好。”

&esp;&esp;这个事情苏咏霖没有反对,任由苏隐去操作。

&esp;&esp;然后他召集了九人小组会议,把这个事情在九人小组上通报了一下,毫无意外的收获了全员反对。

&esp;&esp;尤其是田珪子,言辞激烈的强烈反对,坚决不允许苏咏霖前往山东。

&esp;&esp;“眼下全国各地都有针对九人小组和新政改革的不信任声音,这本来是正常的,只要花一些时间做宣传工作就能解决掉,但是山东的问题太大,甚至可能有军事叛乱的风险,这种情况下该去的应该是军队,而不是您!”

&esp;&esp;辛弃疾也立刻站了起来,作出表态。

&esp;&esp;“既然是军队的事情,那就由我前去,我带一支军队过去,去把所有的叛乱分子都给解决掉,我是全国军队的第二负责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前往山东,所以,请让我去!”

&esp;&esp;苏咏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

&esp;&esp;“山东并未发生正式的军事叛乱,目前只是局势激烈,民众对朝廷的信任是我们十余年来夙兴夜寐埋头苦干所营造的,我们应该对民众有最起码的信任,山东没有叛乱,只有关心朝廷和政治的民众,这是好事。”

&esp;&esp;素来都非常赞同苏咏霖意见的孔茂捷这一次都不怎么赞同了。

&esp;&esp;“尽管如此,山东的局势也过于危险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您是大明不可或缺的领袖,尤其是眼下,我们承担不起哪怕您受伤的风险,更何况此去,您甚至有生命危险,无论如何无法万全,那么您就不能去。”

&esp;&esp;“不要惧怕民众,不要恐惧民众,而要主动接触民众,了解他们,理解他们,与他们相处交谈,真正的明白他们!”

&esp;&esp;苏咏霖不悦道:“一听到有民变风险就急头白脸仿佛世界末日的是封建王朝统治者,不是咱们大明,民众产生疑虑的原因是关心朝廷和我,这是好事,应当正面应对,不可退缩。

&esp;&esp;从长远来看,民众才是革命的中枢力量,民众自发的接受和保护革命果实是我们的革命最终走向成功的唯一方法,所以我们必须要培养民众关心政治、了解政治的兴趣,所以,我必须要去。”

&esp;&esp;苏咏霖说的很有道理,也很有必要,但是其余八人还是无法赞同苏咏霖的举动。

&esp;&esp;因为他们承担不起失去苏咏霖的风险,一旦失去苏咏霖,大明的新政改革就真的完蛋了。

&esp;&esp;山东真的要出事的。

&esp;&esp;届时天下熙熙攘攘,他们这个尚未得到法律认定的九人小组必然不能持续,最终唯一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让苏咏霖的儿子做皇帝。

&esp;&esp;这说不定就是那伙贼人的最终目标。

&esp;&esp;他们把这个猜测告诉了苏咏霖,却依然不能动摇苏咏霖的决心,于是几人互相看了看对方,确认了眼神,他们决定首次面对苏咏霖行使苏咏霖交给他们的权力。

&esp;&esp;他们要举手表决,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行使他们的权力,强行制止苏咏霖的行动,否决他的提议,让苏咏霖留在中都哪里都别去。

&esp;&esp;然而苏咏霖咧嘴一笑,祭出了自己最终的法宝——最终否决权。

&esp;&esp;“就算我不是皇帝了,你们也不能阻止我做正确的事情,你们的决策被我否决了,无法通过,我还是要去山东。”

&esp;&esp;苏咏霖决定否决他们的否决。

&esp;&esp;其余八人还是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