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四十一章 请求(2 / 3)

加入书签

服色,果然是他前头才派去探看的差人。

&esp;&esp;李伯简连忙拦问道:“顾府门口情形如何了?”

&esp;&esp;那差人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见得上峰就在门口,一面擦着汗,一面喘着气回道:“好叫通判知晓,顾府门口已是无事,而今声响……声响虽大,人却安分得紧,好险不曾闹出事来!”

&esp;&esp;李伯简还未来得及松了一口气,却听不远处又传来一浪震天的呼声,少不得自肚子里头又冒出许多狐疑来,复又急急问道:“这样大动静,如何能说不曾闹出事来!而今究竟里头是个什么样子!”

&esp;&esp;那差人忙道:“通判莫急,此时乃是张都监在那处同人说话,要给州人带话上京,众人争先恐后抢着说话,才使得声音大,并无大碍!”

&esp;&esp;李伯简听得未生出大乱,又听闻张定崖在,终于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esp;&esp;果然,片刻之后,那一阵阵的呼声便渐渐停歇下去,又过了半柱香之久,李伯简派出去的幕僚才一个接一个喘着粗气回得来,同他一一将情况说了。

&esp;&esp;原来今日正巧张定崖为着接旨,特从灵县回邕州。

&esp;&esp;朝中要打交趾,自然不能光凭几份广南发过去的奏折、战报就调兵遣将,少不得要多做问询。

&esp;&esp;陈灏要坐镇广南,自不能动,王弥远重伤初愈,不好跋涉,至于平叛军中其余副将,亦有两人重伤,点来点去,却是张定崖最为合宜,赵芮便召了他回京,查问交趾军情同两军兵力。

&esp;&esp;此事虽然旨意未发,可朝中尽皆得知,也无人把此事当做什么秘密,天使在邕州住了这月余,州衙里头许多官员早已知晓,少不得传到外头去。

&esp;&esp;邕州百姓原是担心人走了不回来,像张定崖这样只是去述职的,据说还能升官,却是个个欢欢喜喜,原只帮着高兴,此时半路截到人,却是不晓得哪个福至心灵,起了主意,要他帮着送信给京城去,请朝廷把顾勾院给“放回来”。

&esp;&esp;“张都监见场中甚乱,便交代百姓,喊他们按着街巷把话合在一处,届时叫人写做纸交于他,必能带去京城,旁的不敢说,亲自交到顾勾院手中,或是送到朝廷中书门下,却是能拍胸脯做保证的,又指派人引着百姓各自散了……”

&esp;&esp;“眼下顾府门前已是没几个人了,百姓排成队列正往外走……”

&esp;&esp;陈灏这才终于听得一颗心全数放回了肚子里头。

&esp;&esp;顾延章回京转官之事早成定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回邕州。

&esp;&esp;他立下这样大的功,不管朝中黄相公如何闹着说要治罪,不过只是闹给天子看罢了,此回入朝,升官倒是其次,想来得的差遣定是个极好的去处了,哪里还会再派来广南这等苦难之地!

&esp;&esp;这等道理,是不可能同州中那等大字不识两个,连名字都不会写的愚民解释的,只是人都是在兴头上最难管束,怎么劝也不会听,也不好劝。

&esp;&esp;可张定崖这般敷衍过去之后,过上三两个月,带得顾延章另有差事,不得再来的信回来,州中人早各过各的日子,必是不会像今日这般冲动,也会因为人多拥挤,群情激奋,引出大乱子来。

&esp;&esp;解决了这样一桩自家不知当如何处理才好的棘手事,李伯简心情大好,忙转头扫了一圈,特寻了方才进来禀话的那一名衙役吩咐道:“去瞧瞧正堂处东西收拾好了未曾,一会张都监还要接旨!”

&esp;&esp;前一刻还是“不消同本官说”,后一刻就变成了“去瞧瞧”,这般变脸的功夫,偏还这般脸皮厚,叫那衙役看了,好险没笑出声来,赶忙应了回得正堂去。

&esp;&esp;果然未过多久,张定崖便回得衙门,自在正堂处依礼接旨,要他三日内交接手中事项,去往京城述职。

&esp;&esp;张定崖手中虽领着兵,却有副手在,杂事做得少,交接起来倒也便宜,再兼他自小四处行走,早习惯了样样简单,也无甚行李要收拾,不过一个亲兵帮着打点,拢个大包袱裹起来便算了事了。

&esp;&esp;他旁的都不管,只特意交代了一桩事,说是不要骑驿站的马,只要骑自己爱马,喊亲兵须得提前把上好草料足足喂了,免得它出门时嫌头夜做宵夜的草难吃,要闹脾气。

&esp;&esp;张定崖这一处收拾完毕,眼见次日一早便要启程,正要出去看看自家爱马,却听得外头一阵敲门声,驿卒在外头问道:“都监,外头有几个城中的老人候着,说是有事求见。”

&esp;&esp;他晓得是为着前几日的事情来的,忙道:“请他们去厅中坐着喝茶,我这便过来。”这便随手扯了件上台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