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六十一章 探听(2 / 3)

加入书签

p;宫中究竟形势如何,他又有什么要做的?

&esp;&esp;既是没有消息,那定是出了大事。

&esp;&esp;不过两府重臣漏夜而出,说明事情还不是最大的那一桩,否则众人只会一齐守在殿中。

&esp;&esp;他年纪已经不小,早不似年轻时能熬夜,此时坐在书房里头,面前泡着一壶叶多水少的浓茶,吊着自己精神撑着不睡着,等着派出去的人回信。

&esp;&esp;快要入丑时的时候,他派出去的人终于全数回来了。

&esp;&esp;李程韦桌面上摊着一张纸,上头写着所有两府之臣的名字,听得人说一个,便把那一个名字打一个圈。

&esp;&esp;到得最后,只剩下两个干净的名字。

&esp;&esp;王宜、朱迹。

&esp;&esp;当朝首相同枢密副使。

&esp;&esp;能劳动这两位留守禁宫,必是天子出了什么事。

&esp;&esp;难道是真龙有疾?

&esp;&esp;从前已是病了那样多次,却也不至于把两府重臣都召入禁宫啊!

&esp;&esp;难道是这一次已是快要一只脚踏进棺材了?

&esp;&esp;李程韦把去探听消息的人一一招进来,细细问了许多问题,却是依旧不能确认。

&esp;&esp;他把自家熟识的官员在心中点了一回,登时有些失望。

&esp;&esp;——还是根基太浅了!

&esp;&esp;平日里同他打交道那些官品、爵位高的,要不就是背着虚职,并没有什么用,要不就不把他当一回事,想要面上敷衍一番,也许并不难,可一旦要打听这等宫闱密事,便是他们当真知道什么内情,如何又会告诉自家一个商户!

&esp;&esp;况且这种事情,也只能在宰辅里头才能打听打听,谁人又会外传!

&esp;&esp;他在脑子里头细细思量了半日,只翻出两个名字。

&esp;&esp;——不是没有认得宰辅的人,只是要绕一个圈子而已。

&esp;&esp;他手头两个,一个姓陈的,一个姓何的,都能挨得上边。只是不晓得能不能使得上力,又能使多少力罢了。

&esp;&esp;李程韦仔细想了想,后头那一个毕竟隔得远,也抓不住,可前头那一个,而今早已坐得稳了。

&esp;&esp;他打了铃,唤亲信进来,细细嘱咐了几句。

&esp;&esp;

&esp;&esp;次日一早,孙府的下人才把后门门闩下了,半扇门还未来得及全拉开,便见得外头立着一个妇人,其人胳膊上挎着一个大篮子,又背着一个背篓,上头都用薄薄的细纱布盖着。

&esp;&esp;京中人人皆爱插花,此时虽然不是春季,早不同那万花烂漫时节,可夏日也自有应时应景的鲜花,走在街头巷尾,时时都能遇得背着花篓子的妇人、娘子叫卖。为了不叫那鲜花被太阳晒得蔫了,众人通常都用薄薄的白布盖着遮阳。

&esp;&esp;那门房一见外头背着篓子的妇人,面上就有些不好看起来。

&esp;&esp;这一家门楣乃是参知政事,偌大一个府宅,自是有日日送进门的花坊,并不同外头这零散叫卖的小商小贩做生意,不过有商贩堵在门外,叫外人看了,也不太好。

&esp;&esp;只是还未等他开口驱赶,那妇人已是连忙道:“大哥子,现今可是能进府了?府上是不是有一位陈娘子?前日她叫我一大早送花进府。”

&esp;&esp;门房听得“陈娘子”三个字,原本想说的话打舌尖转了一圈,又滴溜溜地咽了回去,却是开口问道:“哪一位陈娘子?”

&esp;&esp;那妇人答道:“慧娘子,才生了小儿那一个!”

&esp;&esp;又道:“她同我原就是识得的,从前惯来从我这一处买花,因说是屋子里头气味大,还是插得惯我这一处的花枝,便叫我今日送得些来。”

&esp;&esp;一面说,一面把手中篮子一掀,果然露出里头极漂亮几枝金灯花、葵花、石榴花来。

&esp;&esp;那门房低头见到花的种类,心中忍不住嫌弃,转头叫来一个人,道:“去里头问问南厢房,是不是喊了外头人送花进来。”

&esp;&esp;又回头问那妇人道:“你是哪家的?”

&esp;&esp;那妇人连忙报了名号。

&esp;&esp;不多时,进去通禀的人便出得来,问道:“是不是桑家瓦子的?”

&esp;&esp;那妇人连连点头,道:“我姓徐,慧娘子从前叫我徐四娘。”

&esp;&esp;那人验得是了,便对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