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吃饭(2 / 3)
道:“下官并无其余事情,只是得了太皇太后差遣,说是都水监中递了一份章程上来,不知眼下走到何处了?”
&esp;&esp;黄昭亮道:“不知太皇太后说的是都水监中的哪一份章程?”
&esp;&esp;那黄门官道:“乃是在新郑门、扬州门外当众束水冲沙,另有新人调用那一份。”
&esp;&esp;黄昭亮有意提此一问,见得那慈明宫中黄门并无半点回避,如何会不知道对方来意,便道:“正在我处,等到批核妥当,便一齐送入宫中。”
&esp;&esp;一面说着,一面当着那黄门官的面,在后头签了批文,又用了印。
&esp;&esp;——都水监按着规矩来,他便也按着规矩批。
&esp;&esp;工部也好、吏部也罢,学士院中都没有意见,流内铨也同意了,他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esp;&esp;总不能说要问问范尧臣,看一回对方所想罢?
&esp;&esp;见得黄昭亮把那折子放好了,那黄门官便道:“既如此,我正好也要回宫,便同送奏章的一并走罢。”
&esp;&esp;果然跟在送奏章的官吏屁股后头,一齐回了宫。
&esp;&esp;黄昭亮看得好笑。
&esp;&esp;其中再多关窍,也不关他的事,不过是看戏而已。
&esp;&esp;张瑚想要同范尧臣打擂台,自然半点不够格,可若是后头再坐上一个太皇太后,其人虽然干瘪瘦小,做个压秤的秤砣倒是一等一的好用。
&esp;&esp;眼下朝中局势莫测,他虽然暂时同范尧臣偶尔有联手,可更多时候,还是对家。若是姓范的愿意跳得出来,同才重新垂帘的太皇太后干上一场,他黄昭亮虽然不介意帮一回忙,可打完之后,捅个刀子什么的,也还是会顺手得很。
&esp;&esp;这样想着,等到下头小吏听铃进来的时候,他便挥挥手将人打发了出去,复又点了蜡,将那条子凑到火苗上烧了。
&esp;&esp;
&esp;&esp;这一回,宫中的朱批回得极快。
&esp;&esp;中午递进去的奏章,竟是连夜都没有过,下午就送了出来。
&esp;&esp;幸好黄昭亮早有准备,他先寻了个空隙,特地去膳所“偶遇”了一回范尧臣。
&esp;&esp;范大参做起事来,常常不顾时辰,往往要告一段落了,才肯吃饭。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中书之中,上至两府同僚,下至小吏,人人俱知。
&esp;&esp;黄昭亮派了人在膳所盯着,等到得了人来通知,抖了抖袍子,施施然便去了。
&esp;&esp;膳所从早到晚都有吃食备着,又因知道范尧臣的秉性,日日都会留一份饭菜给他。
&esp;&esp;黄昭亮到的时候,正见范尧臣心无旁骛地吃饭。
&esp;&esp;他没有上前打扰,而是在旁边择了个桌子,让人给盛了个汤,慢慢喝着等人。
&esp;&esp;不知是不是小时候饿着了,哪怕而今已经位极人臣,范尧臣吃饭依旧还是很快,尤其不在家中,没有范姜氏盯着的时候,他更是毫无顾忌,只将食物大口大口囫囵吞进去,也不怎的细嚼,往往啃了四五口炊饼,才就一口菜。
&esp;&esp;黄昭亮在旁看着,很是感慨。
&esp;&esp;都说一人独处时的行事,才是真正性情。范尧臣贫寒出身,在正经席间,进退礼数从无出错,可一旦无旁人看着,他便露了底。
&esp;&esp;这般毫无助益、积淀,还给他爬到了今日,当真是不容易。
&esp;&esp;他这一头才喝了几口汤,那一边范尧臣已是咽完了最后一口炊饼,快快喝了几口茶,把嘴巴里的食物裹了下去,居然还记得用帕子抹嘴,一站起身,就要往外走。
&esp;&esp;黄昭亮就坐在门边,然而范尧臣不知是心里头想着什么,竟是视若无睹,眼看就要跨得出去。
&esp;&esp;他不得已叫了一声,道:“舜夫。”
&esp;&esp;范尧臣这才反应过来,转头一看,奇道:“怎的是你?”等到见到他手中的甜汤,满以为对方乃是肚子饿了,很是积极地传授,“吃这个抵不得什么,膳所里头有有炊饼,也有面……”
&esp;&esp;他说到此处,忽然反应过来,“差点忘了,你们南人总要吃米饭。”
&esp;&esp;又道:“也有米饭,叫他们给你上一碗。”
&esp;&esp;黄昭亮哭笑不得,把手中甜汤放下,也不再喝了,只冲着范尧臣招了招手。
&esp;&esp;等人过来了,他也不多说旁的废话,只问道:“听说你给你家那小女婿,另找了个差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