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零五章 心飞(2 / 2)

加入书签

事,她忍了又忍,此时回头一想,忍不住问道:“那吴益,为何要盯着导洛通汴之事不放,他也不是御史,此事与他又有何干!”

&esp;&esp;崔用臣道:“臣也不知,只是从前吴翰林曾因弹劾范参政获贬,去了潮州任职,后头邕州出了事,他获罪回京,其时也是范参政主事……”

&esp;&esp;他口中说着不知,可字字句句,俱是有的放矢,偏偏又句句属实。

&esp;&esp;邕州被围才过去没几年,杨太后亲眼得见过,自然清楚,听得脑门都要冒出火来。

&esp;&esp;好呀!

&esp;&esp;还是个清名自诩的士大夫呢!在这文德殿上,因私情而祸国事,这样的蠹虫,怎的还能留着!

&esp;&esp;她气得心中发紧,一面想着一会顾延章要进殿,复又问道:“若是解释不利,那顾延章可会因此受得什么牵连?”

&esp;&esp;一向有话说话,毫不迟疑的崔用臣,这一回,却是低下了头,支支吾吾起来。

&esp;&esp;杨太后等了半日,得不到回答,转头见得崔用臣低眉顺眼的样子,没有朝着自己,却是朝着下头站着,便循着其人面对的方向看过去。

&esp;&esp;正对着的,竟是范尧臣。

&esp;&esp;她登时悟了过来。

&esp;&esp;是了,说是并不耽误,又怎么可能真的不耽误。即便回了提刑司,这一处,可是得罪了参知政事!

&esp;&esp;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差事交给其人去办,却是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丢得这样一个大脸,范尧臣当真会没有半点芥蒂吗?

&esp;&esp;想到此处,杨太后也有些揪心起来。

&esp;&esp;那顾延章虽是年纪轻,长得俊,可人却果然如同先皇所说,十分靠得住,是个难得的人才。而范尧臣更是不负其名,乃是先帝肱骨之臣,亦是自己同儿子的大功之臣。

&esp;&esp;本还想着这两个人将来都能好好用起来,如若有什么能搭在一起做,自然最好,可若是两边因得此事生分了,闹得难看,将来自己,又该站在哪一边才好?

&esp;&esp;杨太后还在纠结,外头仪门官已是唱了名。

&esp;&esp;是知都水监主簿公事的顾延章。

&esp;&esp;正在说话的官员顿时闭了嘴。

&esp;&esp;满殿人都往后头看去。

&esp;&esp;杨义府站在角落处,一颗心已是轻得要飞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