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四章 齐泼脏水(2 / 4)

加入书签

,或者说他便是想要通过诈死,来达到谋逆的目的,豫州之中,齐王势力雄矣,我与颍川陈氏有联系,知道齐王的情况,齐王,与龙骧将军董艾一道,已经是控制了大半个豫州,宛城的士卒也被其蒙蔽,为贼王所用。”

&esp;&esp;缓了一口气,华恒再说道:“这豫州之所以出现今日的情况,与陛下的新土地税无关,与我华恒,也是没有多少关系的,这关系最大的,自然是齐王,齐王贼心不死,意图谋逆,在颍川之中,更是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借着这个新土地税的由头,肆意残害豫州百姓,以至于官逼民反”

&esp;&esp;在后面,华恒算是将他与荣阳长公主想了一夜的黑锅,都朝着齐王身上砸了过去。

&esp;&esp;许久,华恒才给自己的一番话来了一个收尾。

&esp;&esp;“是故,豫州之事,齐王为首恶!”

&esp;&esp;华恒的一番话,总算是把事情转移到齐王身上了。

&esp;&esp;“若如中领军所言,那豫州的事情,确实与新土地税无关,也与中领军没有多大的干系。”

&esp;&esp;“不错,原是齐王的原因。”

&esp;&esp;“陛下,还请快快向颍川出兵,如此大奸大恶之人,应该早早就地正法。”

&esp;&esp;

&esp;&esp;在这个时候,水军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esp;&esp;到现在,这朝堂的局势,已经是渐渐被华恒掌握起来了。

&esp;&esp;虽然说让这些朝臣帮他说话,花费了不少的恩情与代价,但是现在看来,这一切,还都是值得的。

&esp;&esp;最起码,没有亏本就是了。

&esp;&esp;“只是,齐王未死,还有齐王在颍川做出如此大奸大恶之事,你有何证据?”

&esp;&esp;平原王对齐王一脉,也是有些情分。

&esp;&esp;现在听到中领军如此说,他当即就有些不乐意了。

&esp;&esp;“臣下所言,句句属实,这在几日后,平原王殿下便可以知道了,况且陛下圣明,自然是会对此事有些决断的。”

&esp;&esp;说着话,华恒觉得还是把锅抛给皇帝为好。

&esp;&esp;他之所以能够与尚书令王衍,燕王司马彤,平原王司马干三人角力,是因为他悍不畏死。

&esp;&esp;现在局势被控制住了,华恒之前的莽劲,也是消散了不少。

&esp;&esp;既然自保已经可以了,太得罪平原王他们,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esp;&esp;“中领军所言,朕自然会去查的,但平原王,尚书令所言,也有道理。”

&esp;&esp;“陛下。”

&esp;&esp;在这个时候,尚书令王衍手持笏板,也是占了出来。

&esp;&esp;“臣下以为,中领军所言极是。”

&esp;&esp;知道司马遹的目的之后,王衍也是马上把口风换了。

&esp;&esp;既然皇帝想要对豫州出兵,对齐王出兵,王衍自然不会阻止的。

&esp;&esp;齐王对于皇帝司马遹来说,是心腹之患。

&esp;&esp;豫州之乱,魏郡之乱,益州之乱,恐怕这背后,都是有齐王的影子。

&esp;&esp;与其一直乱下去,不如将贼首铲除,这天下也能太平一些。

&esp;&esp;在这个时候,琅琊王氏与皇帝,是利益相同的。

&esp;&esp;这也是王衍为何突然换了一个口风的原因。

&esp;&esp;而且王衍也心知肚明。

&esp;&esp;便是他要与平原王一般阻止此事,皇帝也是不会听的。

&esp;&esp;与其做事倍功半的事情,还讨不到好处,要被皇帝记恨,不如顺着皇帝的心意,也能缓和一下皇帝与琅琊王氏之间的关系。

&esp;&esp;“尚书令,你”

&esp;&esp;王衍的临阵倒戈,是平原王没有想到的。

&esp;&esp;而在一边,燕王看到这种情况,也毫不客气跟进了。

&esp;&esp;“中领军所言甚是,此事非同,既然豫州之事,不是因为新土地税的原因,那自然是齐王的问题,现在豫州之乱已经起来了,陛下还是得早作决断,对豫州出兵,擒住齐王,还天下太平。”

&esp;&esp;燕王一直是跟着皇帝的步伐走的。

&esp;&esp;现在摸清了司马遹的心意,他说话,就更加自信了。

&esp;&esp;“既然诸位爱卿都如此以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