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章(1 / 2)

加入书签

浑身通红的骏马顶着大雨在密林穿梭。

马背驮着一大一小两个人。

年长那个一头灰发,看着年纪不小,一身月牙色儒衫,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小的那个什么雨具都没带,双手死死抓着缰绳。

仔细瞧,这个抿着唇,一脸严肃凝重之色的孩子不就是众人找了半夜的阿宴?

“驾!”

马蹄落下,泥水飞溅。

红色骏马如一团火焰跃出密林,没有丝毫犹豫,一跃两丈,跨过湍急的溪流才停下。

“阿宴,可、可以了……”

虚弱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阿宴操控骏马半跪,单手搀扶虚弱的老人从马背下来,血水混合着雨水在老人脚下汇聚一片。他无力坐在地上,面色白中带青,右手始终捂着右肋下方位置,伤口不住有血流出。

老人深吸数次,缓了口气,借此压下伤口的剧痛,只是额头青筋仍不受控制地跳动。

阿宴难过地看着老人,抬手帮他将歪掉的斗笠扶正,老人扯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没事,所幸入得不深,应该死不了……”

过了一会儿,他便看到阿宴从湿漉漉的佩囊摸出一块拇指大小,沾着血液又被雨水打湿,早已化开大半的黏糊糊的饴糖。他递到老人嘴边,道:“老师,吃。”

老人笑了笑也没拒绝。

饴糖的味道实在算不上好。

他撕下自己的衣裳袖子,拼凑成简单的绷带缠住伤口。做完这些,他在阿宴的搀扶下站起身,自言自语道:“我们先找个能避雨的地方,再去补充些干粮去孝城……”

阿宴喃喃:“孝城?”

老人道:“对,先去那里再做打算。”

这次的追杀能侥幸躲过,但下一次呢?

幸运不会总光顾他,要早做准备。

只是苦了阿宴这个孩子,小小年纪要跟着他这个糟老头到处逃命,本想将他留下来,但是——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

阿宴点头:“嗯,去孝城!”

“阿宴知道孝城在哪里吗?”

“不知道。”阿宴指着骏马,“有大红马。”

老人忍笑:“你年纪还太小,大红马持续不了多久,强行维持会对你造成不小的负担……阿宴,将你的大红马收起来。为师情况好一些了,咱们先找个避雨的地方应付一夜……”

阿宴用力点点头。

这一夜过得格外得艰难。

沈棠醒来的时候,雨势已停。

屋外泥土泥泞,坑坑洼洼蓄着泥水,村正早已经将准备好的干粮给二人包上。

趁着日头还不大,祈善决定早早启程。

二人赶了一个时辰才碰到一处路边茶肆,便决定停下歇歇脚,喝点儿茶水喘口气。

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约有百人,俱是兵士装扮,队伍后边儿还押送着几辆囚车。

祈善余光瞥了一眼:“别紧张,沈小郎君,不是寻你的,这一伙应该是庚国士兵。”

耻辱(中)

听到这些士兵跟自己无关,沈棠紧绷的神经松缓下来,抬手压低遮阳的斗笠。坐在角落佯装喝茶,努力降低存在感:“庚国的士兵……他们怎么会在这里?”

此话一出,祈善险些被茶水呛到。

这位沈小郎君真是不让他失望,每一个问题都在他意料之外。

“庚国的士兵不在这里在哪里?”

沈棠:“……”

直觉告诉她,她似乎问了个愚蠢问题。

沈棠试图挽救一下。

“但这里不应该是重台,不,辛国吗?庚国的士兵又怎么会……”

说着说着,她自己先停了下来,一言难尽地单手捂眼,不去看祈善看傻子的眼神——她记得祈善说过重台,也就是辛国被灭,国玺疑似被龚氏藏匿的新闻——当时注意力都在国玺和龚氏,根本没想过灭辛国的势力是谁。

如今再一看,十有八【九】就是庚国。

这问题充分暴露她的“天真无知”,所幸祈善也习惯沈小郎君的“意料之外”,并未深究。

沈棠尴尬:“我……不太了解这些……”

“现在了解也不晚。”祈善似笑非笑,屈指在桌面轻敲三下,默念言灵“法不传六耳”,淡不可见的文气涌起又消散无踪,“沈小郎君一瞧就知道是被金尊玉贵养着的贵族士子,在下能理解。你还算好,其他纨绔子弟或许更无知无畏。只会章台走马、倚红偎翠,风流潇洒,游戏人间,哪知国仇家恨、民生疾苦?”

沈棠:“……”

只要她不对号入座,祈善说的就不是她。

沈棠厚着脸皮:“祈先生说的是。”

祈善瞧了没趣儿,他刚刚也是一时情绪上来控制不住——

庚国灭杀辛国,三岁小童、田间农人都知道的事儿,眼前这个与龚氏有莫大联系的沈小郎君居然会犯浑,说不知道。

他都不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