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2 / 2)
“怎么不是大事,此事的幕后主使是李柔,她岂会放过用李放之死大做文章的机会?”
“你知道是李柔干的了?”
宋疏遥皱了皱鼻子:“一想便知,眼下只有她最想置我于死地,而且那晚我在红莲夜看见个面熟之人,那人一直盯着我看,查探后确认,果真是李柔的一名侍从,名为陈蒙,她这次未得手,必然还有后招,大人也得早做准备。”
谢字卿扬眉哼笑:“准备着呢,此事我已想好怎么善后,需得你兄长助我,至于到底怎么做,成与不成,还是得事后再同你说。”
宋疏遥眼睛一转,提醒道:“若是不能一击毙命,倒不如不还击,你可还记得李柔府中那位名为韩隐的面首,本是流放之人,却被宣王保下,偷梁换柱到了李柔府中,这件大案,不知可否在此时派上用场?”
谢字卿顿住脚步,点了点头:“不谋而合,还多亏了你挖出这件陈年旧事来,她们不是要用李放之死做文章吗,那我便用这许重之子,搅得天翻地覆。”
交锋桀骜难驯,诡计多端
谢字卿没有久留,同宋疏遥又寒暄了几句,便去前厅同宋世群和宋既安议事,不到晌午便离去,入宫请旨了。
几日之后,宫里来了旨意,媚香一案,速速三司会审,因被捕官员的供述中牵扯着贤王,为了避嫌,李庭不可参与其中,此案便由李朔主审。
七月初五,是议事的日子,谢字卿到刑部衙门时,其他议事的众人已先到了。
因是大案,三司中的高官今日都来了,李朔坐在正座,下首是御史台的齐大人和宋既安,丁若愚暂代大理寺卿一职,与他坐在一处的还有大理寺少卿陈云度和其他两位堂官。
众人揖礼:“谢尚
书。”
谢字卿掸了掸官袍回礼,淡然一笑:“诸位来得早。”
丁若愚冷了半晌的脸,此时也讥讽笑道:“圣上的旨意,除了谢尚书,谁敢不上心早来,”他又抬手对着上座的礼王揖了一礼,“礼王殿下都要同我等一起候着谢尚书大驾,尚书大人真是好大的面子。”
谢字卿施施然落座,垂眸冷笑了声:“丁大人也知此案重大,是圣上的旨意,不先忙着议事,还同我针锋相对,是无视上令,还是丁大人以为暂领了这大理寺卿一职,就能目中无人?”
他特意将“暂领”一词说得很重,惹得一旁坐着的大理寺少卿陈云度一声嗤笑。
“下官岂敢?”丁若愚冷声,瞪了一眼陈云度。
“好了,”李朔正色,“诸位忠贤已到,开始议事吧。”
江书诚分发此案的卷宗、口供,详述相关案情,其间有刑部的书吏过来添茶送水,听了一会,陈云度打断道:“这些卷宗在座诸位都以烂熟于心,各部先前也都已经议过,不如直接说怎么办更好,此案既然是谢尚书亲办,那不如谢尚书先给个章程出来,咱们也好重点来议,尚书大人以为如何?”
此案的难办之处源于牵涉着贤王,查深了,得罪李庭,查浅了,又辜负皇上,众人心照不宣地不挑破,让谢字卿来定调。
谢字卿放下手中的卷宗:“还能如何,使用媚香的,按犯禁悖俗,肆行扰治来办;给人媚香的,按扰境乱常,结党营私来办。”
“这等于没说。”陈云度摊手一笑。
“那你想要什么章程?”谢字卿道。
宋既安放下手中的茶水,与谢字卿对视一眼:“下官想,陈少卿所指,应当是供词中关于贤王殿下之处,这倒是合该议一议,若同贤王殿下有关,则上报圣上定夺,若与殿下无关,也该严惩这些无故攀咬的佞臣。”
陈云度本想难为谢字卿,没成想宋既安竟把这事明目张胆说了出来,当即脸色一白。
丁若愚眉头紧皱,心中暗骂陈云度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翻卷宗的手停了,冷笑一声:“若是这子虚乌有的证词都能构陷皇子,那不就成了天大的笑话。”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