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嫁厨子 第129(2 / 3)
来,她可清楚这种只有自家有的东西会怎么样。收音机不比自行车,自行车主要是徐霜和王樱都要用,平时不是谁家有急事,不会去找徐霜借。但收音机,这玩意儿几个人听,它也是一样的有声音。
王樱如果说家里两台,少不了往后就有人来听。反正你家两台,分出一台给大家听也没事啊。
徐老太不是不愿意给人听,就怕是旁人都吵吵闹闹的来听,闹的王樱没办法工作。
现在就好了,匣子放在她那儿,她跟一群老太太听着解闷,谁愿意去就去。反正她们不怕被人耽误。
徐老太坐在正屋,看着来来去去的人,扬眉吐气。
一年前,大队上的人还避着她家走,一年后,她们家就红火起来了,三转一响也有了。家里也兴旺了。
大儿子的第二封信也寄了过来,里面也说他一切都好。
徐老太听着别人的恭维话,别提有多美了。
九月的农活就稀疏了,没过几天,知青点的房子也修好。
因为预见到以后少不了来知青,大队长田有福直接安排人把知青点的九间房子都修了出来。用的不是青砖,但也建造的十分结实。
房子晾干之后,男女知青就都从寄住的社员家搬了出来。
大家的心态各不相同,大部分人是松了一口气的,少有的几个跟社员家处出了感情的,是有一些不舍。
像是张苹和姜丽这样住的舒服的,更是舍不得离开。
张苹和姜丽临搬走之前,把徐家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干净净,张苹甚至还托家里提前准备了几张稀罕的工业票寄过来,张苹送去给徐老太,谢谢对方愿意让她住家里。
徐老太也对张苹印象不错,虽然娇气了点,但城里来的女娃,娇气点也没什么。
张苹和姜丽一搬走,徐老太就回了自家住。
虽然隔着一道墙是方便,但徐老太还是习惯自家的院子房子。
徐老太执意搬走,王樱和徐霜一商量,就也决定开始修房子。
隔壁的房子现在也在王樱的名下,那两边就不用再要这个高院墙了。徐霜找人来把中间的院墙扒了,再算了算砖头。
王永顺两口子的房子虽然也是砖房,但那个砖已经是老旧的厉害,现在早不用那样的砖头了。
王樱和徐霜一商量,决定都换成现在的青砖。
只不过,这样一算,花费的钱就不少了。
王樱合上手上的白纸,在穿越之后头一遭感叹道:“赚钱真的好难啊。”
以前瞧着徐霜和她的存款还很够看,但三算两算,竟然有些捉襟见肘了。
两人之前卖山参赚了六百五十块,家里原有的存款有个三百多,再加上王樱收药材,徐霜的工资和外快,两人的存款之前最高时候是到过一千多。
但同样的,他俩今年的支出也不少。
缝纫机和收音机虽然不要票,但价格也是不低的,缝纫机一百六,收音机一百二,匣子三十五,给徐明寄过几次东西,也花了快一百。还有他们一家子在吃穿上都不怎么省,吃的靠着山,但额外也花了不少。之前的牛奶,还买过几次肉,包括王樱去镇上饭店吃饭。
穿的更是,王樱之前就没几件像样的衣裳,今年的衣服都是现做的。徐老太有了缝纫机,王樱更是买布料时候都是一家三口都买,叫徐老太看着做。反正陈东那儿总是有布票,王樱一般拿了票就买布料。家里除开做的衣服,还额外做了两床被单床单。
这么一算,两个人现在的存款是六百多,再加上城里闹缺粮,最近两个月外快的收入也砍了。
王樱怎么算都觉得紧张。
“全用青砖盖,刨去中间院墙的砖块,还得再买个三百多。”
青砖贵,这也是为什么满大队看着都没几家是青砖房的原因。正常情况下,如果是知青所那种土做的胚子盖房,那花费大概也就是两百左右。大头甚至都不在盖房子上,而是房梁和家什。但是用青砖盖,光是盖起来就至少三百,还不包括家具。
“屋子里的家具多数不能要,还得买玻璃,打家具,至少要花大几十。”
王樱打算在原来的地基上起一间房,她跟徐霜就俩人,起两间没必要,起个一间,面积大一点。她可以打个小药柜,放点药材,徐霜放点干货之类的。省的地窖太满,每次都得上上下下的太麻烦。
这些都除去之后,王樱还念着之前她就想要的浴室。浴室倒是不费什么砖,但得再买个大浴桶,再买两个缸。浴桶不便宜,也要几十块。
徐霜还插话:“我想在家里打个井。”
大队上吃水太麻烦,总是得挑水,现在每天早上都是徐霜起个大早去打水,早上挑三次把家里的缸给挑满。
王樱:“那是要的。”
家里没井很不方便。
打井的价格也贵,请人来要大几十。
这么一算,六百块存款,七七八八的就不剩多少。剩下来的钱还要再准备冬天囤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