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年代文的早死白月光 第15(2 / 3)

加入书签

子,有一瞬间居然让苏渔想到了颜控两个字,就是苏春兰现在的状态。

她对于触碰感觉良好,但还是转移话题说:“我们赶紧走吧,要是被人抢先那可就糟了。”

一听这话,苏春兰也歇了继续逗弄苏渔的心思,走在前面为苏渔开辟道路,一边用路边捡起的木棍打折前路的杂草,一边嘱咐苏渔小心脚下。

这几天连日小雨的好处是,会有很多食物从地底冒出来,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脚下很滑,一不小心就有可以从山腰一路滑到山脚。

显然苏渔很少来这样的地方,苏春兰不由得提起万分小心,甚至交代苏渔必要时直接拽住自己的背篓。

原本苏渔在下面看着苏春兰指的地点的时候,觉得路也不远啊。

可是真正踏上山路,她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对方,明明看着地方距离自己就一座山的距离,等爬上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爬到目标山需要在山间上上下下五六次。

听着自己鼻子的呼吸声,以及犹如在胸腔里打鼓的心跳声,她断断续续地问道:

“春…春兰姐,我们…我们还有多久…才到…你说的那座山……”

经常干农活的苏春兰体力比苏渔好上太多,听见苏渔的问话,也没有停下手里的动作,底气十足地回答道:

“就在前面了,你看见前面那座没什么树的山了吧?那里就是我们村的森林防火线,里面有鲜嫩的蕨菜和春笋,再往上走一点,就可以找到菌子,今天我们肯定会收获满满的。”

根据两人一路来的情况,苏春兰确信在两人到达之前,没有人有走过这条山路,不然怎么用得着她开路呢?

这边还在气喘吁吁地赶路,上次苏爷爷所说的上面安排下乡的知青,也是今天达到县城,他们三江公社也在县城。

所以村里负责接收这批知青的刘会计,和被安排去接苏文宇的苏文松,一起在大清早乘着船往县城出发。

因为临江县没有火车站,这批知青估计要一起坐着车从市里赶来。

除了像是苏文宇这样临时插队的,他完全可以在码头等着知青们一起出发。

等两人赶到汽车站的时候,其他村负责接收知青的村干部也到了不少,一个个都没精打采的。

如果说第一次第二次大家都对这批知青抱有希望的话,那现在大家就是心如死灰,来的知青不帮倒忙就是最大的幸运。

看见小河村的人出现,隔壁村的人也过来打听消息,偷偷问道:“你们村知道这一次来的知青大多是哪里的人吗?”

虽然都是城里人,可是什么城的人那也是有讲究的,有些城的人那是真的一点苦都吃不得,有些则是可以认清楚现实,听从村里的安排。

很明显大家都不想要个包袱,只可惜刘会计也什么都不知道,一双精明的眼眸时不时看向其他村的人。

“这我们怎么知道?只知道这次人不少,村里的粮食有些不够吃了。”

说到最后还长叹一口气,似乎是有无限的苦楚藏在心间一样。

其他人听到这话也纷纷上前,一窝蜂地开始倒苦水。

“你是不知道,我全村的人加起来也就八百左右,除去老的小的,壮劳力也就五百。这些知青吃的都是壮劳力的份,干起活来还不如五六岁的孩子,村里的地也少,粮食是真不够了。”

“前些年第一批的时候,大家勒紧裤腰带,把自己嘴里的粮食省出来给知青吃,可现在知青越来越多,回城的又没几个,我们村也快受不住了。”

“我听说这次来的人不少,各村趁着现在的天时,还是赶紧屯些干菜,不然冬天难过啊。”

听到一水的苦恼声,刘会计冷不丁放出这个消息。

立马有人追问道:“这个消息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

“我们村支书说的。”

一听是小河村的村支书,再也没有人对这个消息持怀疑态度,苏老爷子的事迹那是全县皆知,在县里也有自己认识的人,并且绝不可能说这种事欺骗大家。

这下子叹气的不只是刘会计,其他村的人也开始长吁短叹,心想:这日子要怎么过哦?

在大家的等待中,还是没有知青到来的消息,没有按通知的时间到达,刘会计估计,大家都还得再等一会儿。

可是苏文宇却是不知道这个消息,他一早就在家人的安排下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些吃的穿的,像是小河村就是自己爷爷家,还免了像其他人扛被褥的麻烦。

这条路也是他走惯的,拒绝了母亲送自己到码头的提议,于是他一直在码头等待,就是没半点消息,看着太阳慢慢从山头出现。

这时的苏渔和苏春兰也走到了森林防火线的位置,临江县山多树多,防火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

像是这样特意隔离出来的防火带,在小河村的山间基本间隔一定的距离就有一处。

这样的地方不允许种植高大的树木,每年村里还会安排人来除草,所以这种地方经常有野菜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