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知县 第370(1 / 2)

加入书签

各地指挥使都见过了,更在最后几个指挥使面前立了威。

这让他如何不激动兴奋。

在外面的时候还好,在纪炀面前,完全是求夸的模样。

纪炀看看旁边的人,只得道:“皇上这次进退有度,很是不错。”

金炳郡也点头,他夸的更多了。

不料徐九祥抬抬手:“朕知道,朕还有许多不足。这次多谢二位了。”

“还有林大学士,更有杜家穆家。”

这会的杜家应该最高兴,皇上选了他家去镇守屯青崖,这会已经在清点子弟,清点兵马,赶在科举之前就会离京。

穆家虽有些丧气,但在皇上允许他们跟着工部一起试验新武器后,算是聊补遗憾。

勤政殿里一片和谐。

不知不觉中,徐九祥已经有了自己的班底。

如今这个班底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不怪其他人感觉,一个出乎意料的盛世即将来临。

讲到这,徐九祥笑道:“纪学士,我听说你那翰林院里,没什么打下手的,科举将至,你可要好好挑。”

虽说翰林院里,早就默认纪炀先挑,谁让他那人少。

可皇上开口,自然更有不同。

纪炀领旨谢恩。

消息传出去,再淡定的备考书生们全都心神荡漾。

有些人甚至已经做起给纪炀当见习进士的白日梦。

试问这届考生当中,谁不想给纪炀打下手。

若能中进士,去翰林院,便是哭着喊着也要去的啊。

其中潞州来的江春便是其中之一。

不少人都说以他的才华,必然榜上有名,不过平时说起来,他都是十分谦逊。

可这话问到江春,他立刻道:“若能中榜,肯定要去找纪大人的。”

还有粤地江南西北的考生。

甚至连状元的热门人选这会都满怀期待。

“等我中进士,去翰林院,你们千万别跟我抢。”

“不可能不抢,谁不知道纪大人的厉害,谁不知道跟着他虽不能发财,必然可以升官。”

“岂止升官,跟着他做事,半年顶别人两三年学的。”

“能学纪大人一两分,只怕都会受益终身。”

最后还是茶楼老板,把他们手中的京都趣闻抽走,忍不住道:“你们还在做白日梦呢,没看到隔壁茶楼的学生们都开始深夜苦读了。”

“还不快去读书!”

对哦!

要快点温书,才有机会给纪大人打下手!

泰安二年, 加开恩科。

由礼部以及翰林院金学士,文学士主办。

文学士又是个人精, 对同为世家, 又是皇上岳丈的金学士很是客气,绝不抢功。

礼部尚书瞧着,也知道怎么回事, 自然把名头让给金家。

所以这次恩科,显得格外和谐,并准备收录一百二十人, 算是近些年最多。

消息传出,自然感念新皇恩德。

再加上各处指挥使拜会的恭恭敬敬, 又让从益宁府来的小象跟着京中几个佛寺的大象庆贺, 很是长了一波脸。

不少人渐渐发现, 如今的承平国, 似乎随着少年皇帝登基, 竟然散去之前的暮气,变得朝气蓬勃起来。

这对一个有二三百年历史的国家来说, 可太难得了。

当然有先皇打下的基础, 可新皇不努力, 也不会有这样的景象。

京都还趁机又新出几个报纸, 经过京都府衙下报纸机构长官晁盛辉等人审查时候,也渐渐上市。

京都趣闻跟汴京文报还算稳重。

那些报纸则对如今的朝气青春大夸特夸。

像是一个年到中年,甚至末年的朝代, 重新有了生机一样。

晁盛辉还在跟纪炀说:“他们要把原因归结在你身上,我跟映月瞧了都不妥。”

“那家报纸笔者犀利, 算是直中要害, 可惜若真登出来, 那些暗地里看你不爽的人,肯定拿住这个罪名。”

今日是纪炀家中设宴小聚。

来的都是自己人,不过晁盛辉还是低声说了此事。

纪炀无奈:“多半是来京都赶考的举子们,他们什么都敢写。”

但又欠缺些考虑,所以才会如此。

不过有晁盛辉拦着,那多半没问题。

别人都想方设法靠着报纸,靠着众人之口扬名。

他却不行。

他这名声还是低调点好。

晁盛辉知道他谨慎,笑道:“之前你名声差的时候,那是半点也不在意。”

“如今名声好起来,反而着急了。”

两人都笑。

没办法,人怕出名猪怕壮!

话是这么说,但已经科考结束的进士们的表现可不低调。

在榜单揭晓的时候,他们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