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91(1 / 2)

加入书签

“是大皇子的事。如今京城有许多书生奔走呼号,打算组织人写万民书向陛下请愿,请封大皇子为伐戎大将军,指挥对抗北戎的所有战事!”

前两日大朝后,明明嘉佑帝已经明显表现出对那份捷报的不喜,但不知道是什么人,依旧胆大妄为地将这消息传递了出去,并且让百姓们深信不疑大皇子确实光复了河原,打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仗。

如今整个京城的百姓都在自发庆祝河原光复,都在传颂着大皇子的丰功伟绩。

一些书生更是对大皇子推崇不已,写了好些诗词来赞颂他。

又因为对北疆战事不利的局面极为不满,许多人都觉得应该让大皇子来主导北疆战事。

嘉佑帝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伐戎大将军……竟不仅想要夺取北疆的所有兵权,连清河边的十几万禁军也一并觊觎上了。

“这些刁民总是如此轻易就受人挑唆!究竟是什么人在背后捣鬼?”

陈旺道:

“目前还未查出罪魁祸首。”

嘉佑帝咬牙:

“继续查!”

说完却又很快改口道:

“不,你让京兆府贴告示,宣扬临阵换将的危害,并且告知所有人,河原光复之事的真实性尚待确认,切不可信谣传谣。”

做这事的人其实也不必查,总归是会从中获利的。

算来算去,无非就是两方面的势力。

首要怀疑的,便是李洵贼心不死,想通过战功夺取兵权。

其次便是皇后,想搅混水扶植起大皇子与他这皇帝作对。

无论是谁,他都绝不会让他们得逞!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不止是民间,连朝堂之中,也渐渐有了这样的声音。

除了一些迂腐的老臣们,便是容氏一族的党羽,好些人在朝堂上请命,痛陈刘渊指挥不力,空耗国财,强烈要求将对北戎作战的所有指挥权交给大皇子。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

其余几个皇子身后的那些势力,受他授意的帝党,都是坚决反对的,斥责这些人主张临阵换将,居心不良,还说大皇子取胜只是偶然,作战范围也小,不及刘渊经验丰富。

整个朝堂吵成一团。

而民间的声音却是越来越不可压制,越来越多的百姓自发奔走呼吁写万民书,要他把对戎战事指挥权交给大皇子。

对于朝廷迟迟不肯响应,还找借口各种推诿,民间甚至有声音说,是不是他这皇帝嫉贤妒能,生怕大皇子获得兵权威胁到他的皇位,所以才不顾大局,不肯将兵权交给大皇子。

亲耳听到陈旺支支吾吾地转述这样对他名声不利的传言,嘉佑帝气得当场就砸了砚台!

可他知道,此事绝不能再放任了,必须得快刀斩乱麻地处理。

他咬牙切齿地下令:

“把林德康宣来!”

过了一两个时辰,林德康才在宫人的搀扶下来到勤政殿。

这个做了十九年右相的老匹夫,如今头发全白,眼窝凹陷,走路也颤颤巍巍,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命不久矣的灰败之气。

一见到他,林德康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求陛下饶了小儿!臣愿辞官回乡,三代内再不入仕!”

嘉佑帝利目微眯,衡量着他开出的条件。

如今朝堂的局势,是绝不能再让林德康继续待在右相的位置上的,却也不能像先前打算的那样让他去死了。

辞官不够,最好是绝对不要再留在京城,以免那些人依旧往他身边聚集。

失去了林德康这个党魁,有心支持李洵的势力便没了主心骨,只能偃旗息鼓。

三代不入仕,足以对任何一个世家造成毁灭性打击。可见这老匹夫死到临头了,还是觉得亲儿子的命比权势更要紧。

那么,他便正好可以利用他儿子的命,解了眼前这困局。

“林相,不是朕不给你脸面,而是林程屡犯重罪,朕要再轻易饶恕他,朝纲国法说不过去。”

林德康诚惶诚恐地道:

“还请陛下明示!”

嘉佑帝道:

“念在你年纪大了,朕可以准你还乡江南。但主动辞官不足以显示惩处之意,朕必须以教子无方,纵子无状的罪名罢黜你。而你感念皇恩,自惭形秽,在朝堂上立誓三代内绝不入仕,且林程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须仗责五十,幽禁于江南皇庄十年,如此方可服众。”

如此,才能既让林家离开京城,又不至于逃出他的掌控。

仗责林程,让其留下残疾,也能彻底杜绝其再出仕的可能性。

林德康眼中闪过一丝沉痛,最终还是认命般地俯身叩头:

“谢陛下隆恩!”

嘉佑帝明显不想议河原光复之事, 而其余几个皇子的支持者,也不愿意让大皇子掌握更多权柄。

朝堂上希望压制大皇子的力量占了多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