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 / 3)

加入书签

下任何东西了。好在宋迎秋的个人物品不多。她很少买衣服,那个小小的衣柜就足以装下她的四季衣物了。她也很少购置年轻女孩们喜欢的装饰品,只购买生活必需品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宋迎秋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工作,事务繁杂,经常在公司加班。但是最近她都尽量利用午休时间干点活儿,基本下班就走人了。因为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到家之后她先冲了个澡,然后用毛巾一边擦拭着头发一边坐到书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这台电脑还是她大学时用打工赚到的零花钱买的,虽然配置很低,但也够用。打开浏览器,她在搜索引擎的输入框里输入“7·12命案”、“南郊垃圾厂命案”等关键字,然后打开回家路上买的炒饭。她基本每天都这样解决晚饭。楼下小饭馆做的菜谈不上美味,但价格便宜,也还能入口。她将塑料勺子插进炒饭里搅了两下,另一只手在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上划动着,不时点击一下感兴趣的内容查看。“啧。”她的唇舌间发出了轻微的声音。网上还没有多少报道,多半是因为市政府最近在办什么科技论坛,对媒体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安排”吧。吃完饭,她将桌子收拾了一下,然后站起身,从书桌的架子上抽出了一本大部头的小说。这本书是她大学时买的,一直没看完,不过她现在抽出这本书并不是想继续阅读,而是从中取出了一张折起来的纸。纸上画着一些圆圈和线条。她拿起笔,在上面又画了几笔,之后心满意足地将纸放了回去。目前的一切都在按照她的计划发展。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宋迎秋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她觉得自己仿佛是一出大戏的导演,演员已经就位,现在她只要坐在帷幕后面,静静地观赏这部大戏如她预想的那般按部就班地演出就好。纸上的每一个圈都代表戏中的一个角色,每一条线都代表戏中的一条线索。每完成一场戏,她就会将对应的圆圈涂实。当然,纸上没有标注文字,剧本仅仅存在于她的大脑之中。下午母亲打来电话,告诉她有警察去家里打听宋远成失踪案的事情。她在电话里装出稍微有些惊讶的样子,但其实她早已经料到警察会去家里询问了,这也是大戏里重要的一幕。说起来,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对母亲产生怀疑的呢?一开始她只是感觉母亲提起父亲失踪这件事时神情有些不自然。后来仔细思考了一番,就越想越觉得可疑,而且所有疑点都多多少少和母亲有关。对了,这里的“父亲”,指的并不是那个赋予她生命的男人。尽管血缘关系确实存在,这是她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但她却绝对不会管那个男人叫父亲。她一直觉得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准则有些好笑,不需要负任何责任,只要保证孩子还活着,某些人就可以获得“父亲”、“母亲”这样的身份。她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会有这种怪事?更加奇怪的是,人们似乎从来没考虑过那些被随便生下来的孩子的感想,总是一味地鼓吹生育的好处,仿佛不管多么差劲的人,一旦结婚、生下了孩子,便会自动变成勤劳善良、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的“优秀父母”。不过,不得不承认,血缘与基因的传续是确实存在的。证据就是,她越发觉得自己冷血、偏执的性格,其实颇有些像那个混账生父。那么,母亲呢?她对母亲的情绪要更加复杂一些,既不是纯粹的爱,也不是纯粹的厌恶。她总觉得母亲在提到宋远成失踪的事情时似乎在刻意隐瞒着什么,而这种互相之间的隐瞒与猜疑,让她和母亲的关系产生了裂痕。她不知道该如何形容那种感觉。宋迎秋和母亲的关系一直很“微妙”。生父是做材料生意的,自己出生后,生意一落千丈,因此生父一直说她是“扫把星”。在她幼时的记忆中,那个男人从未像其他小孩的父亲一般带她出去玩,或是给她买玩具、零食,大部分时间他就是躲在房间里喝酒,要么就是对着她和母亲骂骂咧咧。母亲呢?母亲永远唯唯诺诺地跟在生父后面,有时她甚至怀疑母亲是会隐形的。她还记得那件事。卖掉房子还债之后,他们一家搬到了一个大杂院里,要去外面的小路尽头上公共厕所,洗澡则要去更远的公共浴室。每个月母亲只带她去一次公共浴室洗澡。头发油得厉害时,她就偷偷在家烧一壶热水,拿到院子里兑点自来水洗头。结果有一次,她正准备洗头时,被提前回家的生父看到了。“你就是这么浪费热水的?”生父一把打翻热水壶,滚烫的水泼到了她的腿上,一阵剧痛。生父趁机又摔打着其他东西,像发了疯一般。她想向母亲求助,却发现母亲站在角落,低着头,像是连看都不敢看这边一眼。生父闹了一通,累了,回屋里去了。母亲这才走过来,默默地收拾被打翻的东西,然后用拖把拖着地面。她就站在原地,母亲却一句话都没说,甚至都没有抬头看她一眼,就仿佛她不存在一般。她张了张嘴,如果母亲也指责她,她或许会觉得好受一点。可母亲就像手中破烂的抹布,似乎再怎么摔打,她也不会有反应了。那个倒霉的生父酒后驾车被撞死了,之后母亲和宋远成结了婚,婚后有一段时间母亲似乎变了。宋迎秋曾经恍惚地想,过去那十几年的人生是不是只是一个荒唐的噩梦,现在这种普通却温暖的生活才是现实。可好景不长,宋远成失踪后,母亲又变回原样。母亲不敢看她,跟她说话时也会别开视线,刻意去看其他地方。不过这也并不重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