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成长(1 / 2)
青葱的校园生活,流言蜚语来的快,去的也快。随着主人公的离去,掀起的巨大波涛也都随着时间的冲刷渐渐淡去,加之姚歆睿的作风和性格的巨大改变,在校园里的口碑和名声慢慢好起来,在班级里的威望也渐渐重新树立起来,甚至曾经离开的好友们也都被姚歆睿的真切道歉打动,回到她身边。
姚歆睿在距离高考最后的十个月里,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弥补之前落下的功课,虽然收效并不如预计的理想,成绩却是稳步在升;其他的时间用来辅助蒋老师打理班级事务,高一一班的各项考核都是第一,同学们的态度也从对姚歆睿的非议和不服过渡到对姚歆睿能力的由衷佩服和敬重。
姚歆睿为了增强自己的高考竞争力,重新捡回被自己扔了两年的小提琴。每日两小时的练习,开啟了另外一扇进入燕北大学的门——艺术特长生:如果姚歆睿的小提琴作为特长通过燕北大学的招生要求,那么不仅可以被降分录取,而且专业自由选择,这无疑弥补了姚歆睿在理科方面的短板。
姚歆睿摸索着找回迷失已久的自己,在各个方面渐渐成熟,再一次学会了乐观坚强。可,贺佳琪已经不在她身边,看不到她的竭力改变,更没能感受到她提出分手之后的悔恨和努力挽回的心。
贺佳琪离开的那一年里,虽然姚歆睿处于高三最重要的备考期,但并不能阻止姚歆睿想起两个人之间高一时那段不同寻常的心头悸动和难以抑製的感情。说来可笑,贺佳琪在身边的时候,即使姚歆睿知道她爱贺佳琪,可从没给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定义为爱情,也从没认真考虑过她们之间夹杂了友情之外的感情到底是什么。待贺佳琪离开之后,姚歆睿反而有了冷静下来思考的时间,思考的同时,开始尝试着用搜索引擎搜索当时与贺佳琪在一起时的心里活动和感受,找寻那个可以定义女孩之间特殊感情的词语,慢慢地接触到了「同性」、「lesbian」、「百合」等词语。这才想起接吻被隔壁男生撞到时,男生说的就是lesbian这个词,而很多好事女生形容她们的感情用的也是les。
贺佳琪在她身边时,姚歆睿对于外界的声音,不听不管不问不顾,根本没把这些人说的词语真正地刻在脑袋里,或者说那时的她在掩耳盗铃。随着姚歆睿的搜索和了解,这个新世界的大门,渐渐地被姚歆睿推开。没了之前面对这样标签的懦弱,渐渐明白:
我喜欢她,只是因为她是她,与性别无关。
我爱上了一个人,恰好她和我同性别而已。一个人对陌生事物的认知总是有限的,尤其是当这样的观念与这个人一直以来的生活背景和社会环境冲突,甚至相斥的时候。
对于自我的认可与时间和经歷成正比,唯有经过重重洗礼,方能坚毅与勇敢。
姚歆睿就是从那个时候,突然地有了一个念头:「所以?她和小琪之间是爱情?她爱贺佳琪,她们之间是谈恋爱的那种爱?与男生爱上女生的那种爱,没有区别?」姚歆睿高三的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这样的想法在脑中划过之后,留下了印记,可没有时间深究,她没有想过的是她们所做的一切本就是只有恋人才会有的举动,无关性别。
随着对这个新世界了解程度的加深,姚歆睿接触到了一本纪实小说:真实故事改编,第一人称着述,由本人亲自编纂。两个女主角的爱恨纠葛开始于婴孩时期,直到两个人研究生才正式确立了关系。两个人一直陪伴着彼此,一同经歷了所有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成长歷程。一路上的故事丰富多彩,曲折离奇。从懦弱躲闪到互相试探,相爱相杀到互诉心肠,一路走了28年,最终以甜蜜温暖的happyendg结尾,相守一生。
这部小说给姚歆睿带来的撼动是巨大的。直到那时她才知道原来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群人的存在,为了自己的幸福和真正的爱情而努力抗争着,最后也可以收获如童话般的结局。
当然更有那么一群人,因为世俗的种种压力,放弃挚爱,被迫分开,只因为她们是同一性别的爱人,不被世俗所接受。与家人矛盾升级,朋友圈里惊天动地,休学、停职、抑郁、自杀,惊世骇俗看到真实的世界,姚歆睿这时突然就懂了为什么那时自己的母亲和贺佳琪的母亲看向两个人的眼神会是那么的復杂,也突然明白了那时自己天真幼稚的无力反抗毫无意义。毕竟现在的她连经济都无法独立,更不用提精神独立和选择自由。
姚歆睿终于勇敢地迈出了一步,推开了这扇自己一直抗拒打开的门。
姚歆睿心里的念头逐渐清晰起来,既然自己爱上的人是贺佳琪,哪怕不会再爱上其他任何人,可终究贺佳琪有着同自己一样的性别。未来,结局无论如何,家人这一关都是要过的。
那么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慢慢渗透,从软化母亲开始。17岁的姚歆睿,不可谓不是老谋深算。从那时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她就给母亲透露一些相关lgbt群体的新闻、报道、信息。希望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自己可以选择自由,而母亲不会因为一无所知而恼羞成怒,像很多传统的父母一样觉得自家女儿伤风败俗,无可救药。
姚歆睿愈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