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玄女传】(46-50)(3 / 5)

加入书签

个女有意男有情,但两人明面上却无法真正的相濡以沫。时间一长,西王母因着思念身子羸掺,神思虚弱,东华帝君知道后也茶饭不思,心心念念,剑祖吕喦便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东华帝君闻后大喜,分化了一个分身下凡为君,又旨意他去殷勤王母,这人便是周穆王。穆王奉献了大量的贵重礼品给王母,那妙龄女仙一见就欢喜得不得了,这不正是自己心心念念的情郎吗?于是西王母亲自去接周穆王进了瑶池,二人在瑶池宫内里自然是抵死缠绵,整整三天,不眠不休,羡煞旁人。(注:天上一天,人间一年。)最后西王母恳求周穆王和自己修仙合道,共度长生,以享同乐,但是穆王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拒绝了王母赫然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而王母不肯罢休,又追下界去与他缠绵。周穆王在自己的宫内款待了西王母,大排宴宴,却丝毫不提与她相守修仙之事,从此西王母伤心欲绝,回到瑶池再不问男女爱情,更是严禁女仙下凡与男人相爱。而东华帝君从此也没再爱上过任何的女子,顺便说一下,他有个学生叫东方朔,就是那个偷丹的小贼。时过境迁,人来往去,昔日的王母已经是瑶池里的女帝,而如今昆仑山女子凋零,除开十几个宫女之外就只剩下昆仑主母与昆仑圣女了。昆仑主母由圣女而来,选拔出圣女的女子必要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献给王母,以此来表明自己对西王母的忠心和对男人的杜绝,这通常是五感中的一感,分别是:形、声、色、味、触。圣女献祭了其中一感之后便能得到西王母的祝福,能获得大量的财富和力量,但是似乎这种祝福越来越像是一种诅咒,成为圣女的女子越来越短命,往往死于非命或者命运多舛。而原因当然是尽管圣女宣誓不和男子相爱,但最终的结果却往往是爱上了男人,并心甘情愿给男人怀胎生子,这两极相反着实可笑。而如今的昆仑圣女便是眼前的红衣女子:宁红夜,从她的装饰不难看出她献祭了自己的双眼,但是很奇怪她为什么还能看到自己,谢子衿也很疑惑她为什么要戴着红围。但是现在该考虑的事情太多了,谢子衿无暇考虑这种无关紧要的事,就在头脑风暴的时候他不断想着这种那种可能:“昆仑山怎么会打听凝儿的下落?难道她们也参与了广寒宫的摧毁吗?那么她们和刘正卿是什么关系,昆仑山不是一向和官府不和的吗,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总结了一下谢子衿只能肯定面前的昆仑圣女绝非善类,她这般狠辣对付自己明显是冲着凝儿去的,自己是怎么也不能说出凝儿的下落的。当下起了决心谢子衿忽然抬头愣了一下道:“凝儿?”宁红夜顺着谢子衿的目光缓缓回头,却什么也没看到,再猛然回头谢子衿也拔腿而逃往后门窜走了,她冷笑了一声,不紧不慢喝了一口清茶,拿起一旁纯白宝剑站起了身来。不告而别慌忙逃到店门后面的谢子衿心跳不已,他忽然大感事态不好,如今这事居然这般棘手,连昆仑山的人都卷进来了,谢子衿早听说昆仑山的女子做事凌厉狠辣,动不动就断人手脚,抽人经脉,个个都是女魔头。当下静静蹲在角落四处观察,那红衣女子并为跟来,翻看一下手腕那两条赤练红线正以微乎其微的速度慢慢向上攀岩,宁红夜说七天之内自己会爆体而亡,谢子衿倒也不是怕死,只是恨自己没有留神中了女魔头的招式。他沉声暗骂自己:“谢子衿啊谢子衿,你还好意思号称自己是盗圣,笨得像猪慢得像驴,连那招都躲不过,还好意思说自己在江湖上闯荡多年,蠢材!”他骂了自己几声又觉得骂的有些重了,又说:“算了算了,骂了几声就算了,刚才猪什么驴什么的收回,当我没说……”谢子衿说完悻悻地望了一圈周围黑漆漆的一片喃喃道:“娘的,幸亏没人听到,不然糗大了。”说完暂时沉住一下心神,想着此地不宜久留,得趁早带凝儿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才是,于是他又偷偷溜回了客栈,宁红夜果然离开了那张桌子不知道去哪了。谢子衿心中窃喜:“果然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她肯定想不到自己还会再回来。”于是谢子衿偷偷溜回了楼上,打开房门转身关上,正想去床上叫醒凝儿,掀开被子里面却空荡荡的,佳人已经不知所踪,只有枕头上留着一封信,谢子衿顿时感觉不好,连忙拆开来看。“谢郎亲启,妾赵漱凝留:月色韶华,年夜短宵,想我二人相识三年有余,虽聚少离多,但妾心念君不榆滴石,每时每刻,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只盼君衣食住行是否安好,走路在外能否安泰,每每与君重逢恍如重生脱骨,喜悦难言,恨不能将身融与君体,与君同生共死,相伴厮守。妾本飘零,父亲早去,娘亲登仙,从此孤寂一人,何其痛兮!幸得逢君,方知天下原来如此美妙,万物如此和谐,妾短短二十余载竟比不过与君相爱三年,竟比不过厮守一月,何其感叹,又何其幸运!今刘正卿毁我广寒宫,杀我宫女,数百年大计毁于一旦,玷辱天山,乃是羞辱娘亲,羞辱妾身,妾如何能咽下这气?君虽愿与妾同生共死,但妾身怎忍心见君受害?此番妾孤身去寻刘贼复仇,倘若不成功也就罢了,望君勿要为妾伤心,君天下红颜甚多,彼等必过妾身更爱甚郎君,况且妾本难活二十五后,至死……也无所可惜。倘若妾成功取得刘贼首级,那时便与君共度余生,快活两三年,与君生三两孩儿,再与君修炼《连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