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的降临[快穿] 第61节(2 / 3)
与朝堂百官过于相似,担心话本一出,引得不明真相的百姓误会,有辱大齐声誉……”
——这就是将私人恩怨说成为大齐考虑了。哪怕一切的确是他们臆测,也是出于为大齐声誉着想,而到处发行那些话本的魏国公世子,即便不是故意污蔑朝臣,却引得百姓误会,的的确确有辱大齐声誉!
这番意思徐潜怎么听不出来?他嗤笑一声,就要再和群臣大战百回合,一直没有说话的皇帝终于开口:“罢了。”
惠明帝的声音中听不出喜怒,他平静的目光扫过群臣,微微露出几分不悦:
“话本故事岂可当真?我朝从未有因言罪人之事,更何况是虚构的话本。朝堂百官因话本而问罪于魏国公世子,此事传出去,天下百姓,都以为荒唐。”
惠明帝一开口,就给这件事下了定论:话本就是话本,不要代入现实,因为话本而破防,更是荒唐可笑!
话虽如此,内心深处,话本究竟是真是假,百官为何如此跳脚,惠明帝心知肚明,只是暗暗冷笑。
口口声声大齐声誉,是这些被揭了老底的官员担心自己名声受损才对,大齐的声誉与他们有甚么关系?贪官奸臣名声受损,百姓骂的从来都是他们自身,却不会波及被奸臣们蒙蔽圣听的皇帝,更不至于波及大齐。这些张口闭口就扯着大齐的旗号为自身张目的大臣,未免太不知天高地厚!
这一次波及的朝臣范围之广,出乎意料。对那些同魏国公徐潜一样,从东宫时期便支持他的心腹,皇帝还算宽容。但对其余朝臣,他可就没那么多的容忍了。
尤其是曾经因为过继之事,与惠明帝在朝堂拉锯多年的大臣们,每每想起当初不得不妥协,过继非亲生子于膝下,他便忍不住暗暗咬牙切齿,心中引以为大耻。
多年以来,朝臣们都以为皇帝已经接受了过继皇子继承皇位的事实,除了少数保皇党,大部分臣子都纷纷在位皇子之间站队,企图争一争从龙之功,却不知皇帝将之看在眼中,放任他们明争暗斗,心中对这些“不忠”的大臣早已是恨极。
——他还没死呢!
虽然心中恨极,但位皇子已经过继,将来继承皇位也是合乎法统的。皇帝也不可能因大臣与皇子接近便治罪于大臣。毕竟位皇子循规蹈矩,又不曾涉及谋反。
即便他罗织罪名,清理掉了一批大臣,再提拔上来的大臣,不也同样会加入继承人的斗争之中,在皇子之中站队吗?
这是任何皇帝都无法避免的事情。只是以往的皇帝,大臣们扶持的好歹是他的亲子,而今位皇子却与他没有关系,因此惠明帝才对皇子拉拢朝臣之事分外不满。
现在,魏国公世子神来一笔,将他看不顺眼的朝臣整得狼狈不堪,名声尽毁,惠明帝面上不显,心中却是痛快万分。
——不忠之臣,当有报应!
其他的罪过皇帝都可以原谅,都可以不在乎,唯有不忠,是最大的罪过!
暗暗在心中给某些人判了“死刑”,皇帝看向徐潜的目光十分温煦:“魏国公起来吧。今日之事实属闹剧,你何罪之有?”
“魏国公世子流落多年才找回,天性淳朴、质本率真,岂会是恶意编撰话本,诽谤朝堂公卿的小人?”
皇帝这一番话,又给苏赢下了论断,算是再一次强调了他“温良纯善”的人设。
他对现在这位魏国公世子可太满意了。不像徐明瑾那样优秀,还能用这样出乎意料的方式给朝堂百官找麻烦,是一把好用的刀。再考虑到对方带着陈九娘的信物找上墨斋,彼此似乎很有一些缘分。
而那些话本来自墨斋,墨斋又是皇帝授意转给苏赢的。隐隐约约之间,让皇帝有种奇妙的错觉:仿佛他也在这件事中有所贡献,享受到了写话本污朝臣名声的快感。
因此,他对苏赢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在徐潜诚惶诚恐的致谢中,皇帝的笑容越发亲切:“魏国公乃朕之肱骨,朕一向视你为手足腹心,魏国公之子,为朕之子侄,子侄辈将来要继承家业,如今先经营书肆,锤炼自身,长辈岂能不支持?”
他大手一挥。
“——朕将亲笔手书牌匾,赐予墨斋。”
有了皇帝的牌匾,恐怕不会有谁再敢对《上京秘闻》挑拣四了。不仅不会挑拣四,恐怕还会有更多百姓趋之若鹜。毕竟,这可是皇帝亲自下场认证了诶。
哪怕皇帝名义上说的是支持子侄辈的事业,从来不曾说过话本内容都是真的。但这块牌匾,已经是最强的暗示。
不出所料,皇帝的牌匾一到,墨斋就被百姓里层外层围住了。在他们看来,《上京秘闻》上面写的东西肯定是真的没错了,这个是皇帝认可的书肆,怎么可能乱传一些没根没据捕风捉影的事情呢?
更何况,天下本就没有不漏风的墙,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民间,百官的弹劾,反而让世人更加相信《上京秘闻》的真实性,于是纷纷将现实中的人物与书中角色对照,每认出一位,结合书中所写的事迹,便发出吃瓜的惊叹。
“原来如此!”
“没想到李大人是这样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