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化宋 第213节(2 / 3)

加入书签

今官家省钱的本事,那真是想一想就让人心里发寒——那么多的宗室啊,说送就送了!那么多的官员啊,说撤就撤了!还有那些厢军,如今都得自负盈亏,他们曾经以为这已经是省钱的极限了。

可如今收到的消息,才让他们霍然惊觉——这位官家做起事来就不知道何谓极限,你看看,他嫌打仗花钱,为了省钱,直接就把敌方国主给弄死了!

天啊,大地啊,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神仙!

赵士程也懒得理这些脸上写满了“官家您怎么做到的给我们这些臣子讲讲呗”的大臣们,开始讨论金国皇帝驾崩,咱们要不要派人去吊丧。

立刻便有官员出来,表示肯定要派人去的,虽然两国有些冲突,但表面功夫还是应该做到,同时也是彰显大宋的君子之风。

这事很容易就定了下来,派出了一个年轻官员。

接下来便是宰相上来禀告秦凤路的灾情没有缓解,还可能会加重,还需要更多的粮草去填补。

这没什么好说的,江南的粮食够,黄河到渭河的水运也勉强顺利,批准了,回头在折子上盖上章就可以开始调拨。

再后来便是熟悉的吵架时间。

这次的吵架,吵的是神霄院最近建造出的大轮船。

轮船在前些日子,于金明池上随水师操练了几次,巨大却灵活的身形,能一次性拖动十艘普通货船的巨大经济利益,惊呆了所有人。

当时,看着官家在金明池的水师上,把那大船送给岳将军时,大宋水师的首领泪水直接就滚下来了,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没有放声大哭。

随后,关于大船的优势便在大小报纸上疯狂讨论,无数人都想拥有。

这东西的产量有限,但其效果却是吊打几乎所有帆船、橹船,哪怕是眼睛最不好,想法最古板的臣子,也能看出这东西是何等厉害。

而赵士程准备专门拨款,培养能建造这种大船的工匠和船坊,初期投资高达一百万贯,后期视情况扩大追加。

这可就是大事了,朝廷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无不想把这天大的馅饼拉到自己家乡——如今还是宗族主导地方,要能将这种船坊建立在自家州府,那说不得便要被乡里的百姓自发修筑生祠,长年累月供奉,将来自己的碑文上刻写功绩时,都能妥妥的排到第一。

各地大户们更是闻风而动,使尽了十二分的解数,什么万民书,什么动员本地籍贯出身的官吏,在能说上话的大官处走动。

朝廷中的重臣从来没过这样的阵仗,哪抵挡得住,便分成了数派,开始争夺起来。

但造船也不是哪里都能造的,如今争得最厉害的便是杭州、镇江、济州、成都府四地,杭州有太湖、运河、钱塘江;镇江有南京天险,是京杭运河的枢纽之地,又有大江方便海船出海;济州的府城济南虽然没有那样的大河,但附近有北方第一大湖梁山泊和密州城,加之又连接黄河,可以直接出海。

成都府路是地利最差的,没有大江大河大出海口,但人家有钱啊!蜀中大户们已经集体上书,愿意由他们凑齐这一百万贯投资,后续也愿意继续投入,只求官家给他们蜀中一个机会,股份他们只有三成,三成就够了,如果官家觉得多了,价钱好商量!

这样巨大的利益驱动下,朝廷中的各党们也吵出了真火。

赵士程也颇为无奈,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家不给都觉得太惨了。

于是他决定,先选最方便的杭州,将船厂建在此地,但蜀地、济州、镇江等地,都可以派出工匠前去学习,等出师了,是留下继续,还是再回其它三地建立船坊,都由他们自己决定。

他如今的威望非比寻常,发了话,便是定下此事,其它三地纵然不甘,也只能认了。

赵士程很满意,毕竟要有竞争,才能有发展,这种大船,将来肯定是不能只一家能建,得多些备胎才行。

其实舟儿的辽东也挺适合建一个的,但得等些时日,毕竟福建、杭州的巨木已经用得差不多了,东北、越南这些地方倒是还有不少巨木。

不过最近没钱了,这事只能暂时放放,舟儿素来识得大体,只要宽慰几句,便不会为此生气的。

可以先把饼给他画着,相信过些日子,舟儿能自己把建船坊的钱挣过来,正好可以补充燕京的用度。

嗯,就这么办。

-

辽东,泽城。

自从找人送过去几件特殊染料处理过的披风后,陈行舟这些日子一直严密关注着东北的消息。

完颜吴乞买的身体渐渐孱弱的消息传来后,陈行舟每收到一次消息,心情便愉悦一分,连带着他的手下们也体会了一个温柔大度的陈留守是什么样子。

但当完颜阿骨打病重的消息传来时,陈行舟还是惊到了,帮师尊做过事情的他很难不联想,是不是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师尊也给金国之主送了什么要命的东西。

对了,按师尊计算,今年吴乞买的身体也会不太好,若是短时间内连损两位国主——七月天气的暑气正盛,陈行舟却感觉背后一阵冷汗,几乎湿透了衣物。

接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