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9(1 / 2)

加入书签

第二跳两周半,反向落地。第三跳三周半,正面落地。第四跳四周。第五跳换了个抓板方式的四周,但却是和上一跳,同侧的起跳和落地。第六跳上了五周,和四周同样反向的起落。懂了。15岁再是天才也有限,看来乔尔·霍斯的高周数,都建立在他个人的易转方向。来不及细想。乔尔·霍斯的最后一跳出现。果然是五周半。但也果然依旧是同侧的转体。不过完成的还不错,高度和起落点都很好,最关键落地有一个反向的加分点,还是个五周半。如果不考虑“印象周期”,以及他那肉眼可见的缺点,其他各方面还是很不错的。现在,就看大赛方怎么考虑了?毕竟只是极限运动,并没有常规赛必须刷印象分这么一个要求,裁判只要良心过得去,完全可以忽视他较为单一的动作。当然,这里面必须要考虑的一点是他东道主的身份。再度完成五周半的乔尔·霍斯,像是一名凯旋的大将军,才从u型池里滑出来,就挥舞着拳头为自己祝贺,和观众们一起咆哮呐喊。杭峰就在这始终无法平静的气氛里,安静地出发。开始了,本次比赛,决赛的第一场。随着出发点裁判发号施令,杭峰挪动单板向前滑出。滑行在十米加速区的时候,身体上下弹压,尽可能地加快出发时候的速度。这是初速度,很重要。杭峰能否在第一跳完成一周半,最为依赖的还是初速度的加成。加速区很快过去,身体倾斜进入u型池内。高度比常规赛场高出来接近一米,这也是极限运动赋予的更多势能,当他冲向第一个起跳点的时候,惯性虽然无法抵达最高处,但抛飞的力量是明显高于常规赛场。一周半。非常轻松。能够在常规赛场都保持第一跳一周半的水准,这一跳已经常规化,如吃饭喝水那么简单,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思考能力。一周翻腾,带上落地前的半周,雪板与冰面轻盈地接触,没有丝毫卡顿,再次滑出。俯冲往下。速度加快。迅速地超过30迈。这一次,抵达第二跳的区域,冲击力明显加强。他从池沿最高处冲出,一个反向的起跳,翻腾!转体!抛飞不足一米,正面落地。轻松完成三周半。脚感如实传来这一跳的顺利,接触感一如既往的顺畅。第三跳,难度终于开始上来。从三周半进入四周非常简单。回忆去年的这个赛场,刚刚进入四周半的杭峰,个人能力还集中在四周上,想要在第三跳就完成四周,根本就不可能。这一次,很轻松。杭峰按照一开始的编排,做了一个难转方向的转体,最后以外刃先接触地面的方式,成功落地。难易方向只是他个人擅长与否,并不是赛场公认的难易度,但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必须有不同方向的技巧安排。这一跳,是给裁判看的。同样,进入第四跳后,杭峰在刚刚难转方向的基础上,为自己提高了半圈。势能积累到当下的程度,绰绰有余。只不过多出半圈,就代表他必须是反向落地。和难易方向不同,正反方向的起跳和落地,是有加分的。毕竟反方向无论起跳还是落地,都会失去视野,这是生理条件限制,对于所有人都很难。

决赛第一场(下)杭峰必须在这一跳安排一个较为不擅长的高周数难度。超级u型池太长了, 连续七次跳跃,动作的编排反而比较困难,如果他不做出这些较为复杂的安排,整场比赛就显得较为单一。乔尔·霍斯在他之前的比赛就是如此, 在职业人事的眼里, 过于单薄显浅,对方个人能力的高度确实不错, 但是宽度太窄。在常规赛里, 不需太多场的比赛,裁判很快就会不断压低他的分数。杭峰在u型池方面, 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就是每当他前进一个难度时, 留在身后的“池子”一定是最宽广的。现在他的四周半非常厉害,如果不是刻意展示他最为不擅长的动作, 也是唯一的动作,他在四周半几乎没有弱点。这是底蕴,也会让裁判有非常好的印象。杭峰可以在世界杯第二站进入第五名,可不是他能做出五周那么简单,裁判们对他的印象分已经非常高了。事实上, 一旦进入前五名,往往就代表这个人, 具备争夺奖牌,甚至冠军的资格。前五名的分数往往不会差距过大,一次更好的发挥,或者就冲到了最前面。说时慢那时快,这边杭峰连续两个难转方向的动作完成,转眼便进入到了他的第五跳。第五跳不用说, 是一定要把方向调正的。本来五周六周就比较难了,要是再来个反方向的技巧,杭峰不觉得自己可以自大到这个程度。第五跳。易转方向的四周半。反向的起跳,正面的落地。因为这一跳的难度较低,杭峰就在抓板上做了难度提升。他在旋转的过程了换手抓了板尾。在“x-gas”里,抓板同样占有很重要的分值。其中排名第九位的那位冰国选手,他就很会玩抓板,他甚至可以前手抓板尾内刃的位置,将整个人拧成一根麻花形状的在空中翻腾。这个动作杭峰还做不到,轴心位置的变化,能把他摔的连陈虹女士都认不出来。当这一跳落地,杭峰的前五跳便完成了。同时也代表,重头戏来了!u型池的“重头戏”在第五跳。超级u型池的“重头戏”在第六跳和第七跳。这超出的两跳,正是极限赛场区别于常规赛场的标志。更是选手在通过前面五跳的发挥,所有获得的势能总和。优秀的选手,可以做到前面五跳,每一跳的满分为10分的情况下,最多偶尔损失一两分钟势能,在第六跳的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