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1 / 2)

加入书签

知青一年可以回两次城,不能待太久,不过很多知青因为去的地方远,所以一年都回来不了一次。一听蒲大丫头愿意回来相亲,林叔二人都很高兴,以前他们就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大儿媳妇对待的,可自己的儿子不争气,非喜欢那华丫头。“那挺好,什么时候回来?我做好饭菜,你们一定要过来吃……”他们在堂屋说话,封映月三人已经穿过巷子来到了富强书店。他们先把前两天借的书归还,然后再分别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继续借走。两所学校最近都有学习竞赛,拿到前三名不仅有奖金,还会加学分,所以二人今天借的书都和竞赛有点关系。借好书,他们就去农贸市场买菜,这大城市买菜就是比县城方便,不管去的早晚,肉方面都是充足的。想着今儿家里这么多人,封映月便决定做酸菜鱼吃,“永平,这一次你一定要尝尝封姨做的鱼。”永平高兴地点头,上次封映月他们从老家回来时,带来了元蛋给永平的信,信上歪歪扭扭的字不多,更多的是元蛋的画。小朋友总会很容易看懂另一个小朋友画的是什么意思,所以永平总会把在城里的趣事儿努力用铅笔画下来,然后请封映月下一次寄信回去的时候,一并给元蛋寄回去。唐母接元蛋回筒子楼的时候,吴大爷就说有他们的信。元蛋高高兴兴地拿着信和唐母回到家里。“认得多少字啊?”唐母见他拆开信看,一边在一旁择菜一边问道。“有那么多,”元蛋害羞道。他确实没怎么看明白封映月的信,但是上面自己的名字他是认识的,“娘让我听话,让爷爷奶奶好。”“好好好。”唐母笑眯眯地应着。发现里面有永平的画信后,元蛋更高兴了,“永平说他和小伙伴滚铁环的时候得了第一名,还说他家里吵架了,有一个人走了,他不开心。”唐母听他说得这么通顺,也好奇地凑过去看,发现有一张纸上,画了好些小画,有几个小娃娃滚铁环,然后其中一个小人脑袋上标注了一个数字“1”的,还有一个小朋友站在那哭,另一个大朋友走出一道门的。“确实、好像是这么一个意思。”唐母挠了挠头,“画得挺好,很传神,下面又是什么意思?”一群人围着一个锅,锅里有鱼,其中两个人头上顶着数字“0。”“永平哥哥说,娘给他们做了鱼吃,这两个就是爹和娘。”元蛋高兴地指着顶着数字的两个小人道。“为什么头上有这个?”“因为我叫元蛋,爹娘头上顶着蛋,意思就是元蛋的爹娘。”元蛋很懂地说道。唐母:哦。封映月也发现永平在画画这方面很有天赋,于是就在林婶面前提了一嘴。林婶把这个事儿放在了心上,她特意去有电话的地方,给林小叔所在的单位打了电话,等林小叔跑来接电话时,就听对面母亲让他休假的时候回去一趟,商量关于永平的事。林小叔本来不想回来的,就怕被骗,不过再三思考后,还是在下一个休息日回去了。“送永平去徐老师那学画画?”听了父母的话后,林小叔有些惊讶。徐老师就住在三巷,是个国画老师,不过之前因为一点“误会”被送去牛棚改造,其间徐老师的妻子生病去世,女儿没放弃,四处奔波,才得到了机会,把徐老师接回来。但他再也没去学校了,在家带外孙。“是啊,你看看永平的画,没人教过他,要不是你封大嫂提醒我,我都没注意。”林婶子把画给他看。“但是我们心里还是没什么底,就看你怎么想的,要是能行,我们就送过去,学费我们给,你不用担心。”林小叔自然是同意的,还表示他也出一份钱,被林婶子拒绝了。在永平收到元蛋的画信时,他已经在徐老师那学习了。林婶子看了元蛋的画后,也觉得天赋不错,“要不暑假带上来,让他去徐老师那学学?”封映月有些心动,于是和唐文生商量。唐文生道:“看他自己有没有这个兴趣,永平没画信之前,就爱画画,他热爱,元蛋不一定。”“也是。”接下来的时间,封映月和唐文生都在各个竞赛中努力,有些竞赛成绩不错,有些只得了参与奖。哪一门比较短板,他们就攻那一块,日子充实而幸福。大学第一个暑假到来时,封映月和唐文生把刘家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甚至把冬天的衣服都拿出来洗了再晒好,最后一一叠放在箱子里。这才和刘大舅告别,回到县里。

他们到筒子楼的时候,唐母已经带着元蛋回老家去了。不过他们有钥匙,又是回来看看老朋友们的,所以也不着急。宋枝挺着一个大肚子,拉着封映月一个劲儿地说话,“我可想你了!这两天还想着给你写信,但军哥说你们可能这几天要回来,我就没写。”封映月笑了笑,“幸好没写,不然就浪费邮票了。”田婶子她们也一一来到家里看他们,只有赵大嫂不在家,但是赵天过来了,还和他们吃了一顿饭。“吵架了,回老丈人家好几天了,”赵天喝了一口酒,“这段时间老吵架,要不是囡囡没放假,她早就回去了。”唐文生给他满上酒,“有什么可吵的。”“欸,还不是为了工作的事儿,”赵天有些丧气,“我倒是想往上爬,可也得爬得上去啊。”家里有了老二,老大也渐渐长大,这屋子难免就有些小,这天热的时候,那就更觉得哪里睡着都热。眼瞅着王大哥和田叔都升职了,赵大嫂能不火大吗?“田叔和王大哥他们要去新宿舍楼住了?”纸厂又修了宿舍楼,与筒子楼这边不一样,隔壁宿舍楼每一户面积都是六十平米左右,那可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