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2)
位女教授,正在奋力地讲解着诗经上的内容,让学生们体会到古人的哀怨与悲伤、愉悦与美好,感受古人的心境与心情,瞭解过去中国的风俗与民情,当这位教授讲解到「国风」当中「唐国」的其中一首「葛生」时,诗中的内容让他回想起他过去的那位恩师,他终于禁不起内心的悲痛,忍不住哭出来了「葛生蒙楚,敛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敛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诗中描述了作者失去了挚爱之人,内心的艰困与难熬,以及对于死去之人之思念与想像,充分呈现出作者内心的不捨与孤寂。这位女教授唸到了这首诗,内心不禁发出同感,不知不觉地,他的眼角已经湿了,灵活有神的双眼底下,已疯狂地流下了一滴滴泪珠,泪珠停留在她粉嫩的脸颊上,像是一颗颗会说话的珍珠,这时,他已唸到第三个「谁与?」了,但是当他唸到「独旦」的「旦」时,已经心痛到讲不出来了…学生们纷纷走上台前,围绕着这位年轻的女教授郭淑蓉,关心的、好奇的、慰问的、心疼的、凑热闹、好奇的,全都一窝蜂地靠到淑蓉地週遭东问西问七嘴八舌的…淑蓉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他与李锦明发生的每一件事,李锦明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李锦铭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还有他的脸色表情,所有的一切他都还记得一清二楚,自从李锦明过世之后到现在,这段日子他经常会有意无意地想起过去他与李锦明在一起的种种甜美回忆李锦明是他大学时的班级导师。由于淑蓉从小爸爸就过世了,靠他妈妈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淑蓉拉拔到大,因此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一路上靠着辛苦认真地唸书拿奖学金来过日子,一直就这样唸到高中毕业,成绩优异而考上了政大中文系。但是大一升大二时,他妈妈却劝他不要再唸书了,直接出去工作比较实际,说她念再多的书也没有用,不如找个人嫁了,然后找份稳定的工作养家,而且现在大学生满街跑,随便的人都可以念大学,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没有甚么了不起也不代表甚么了,更何况,很多人都是混毕业的,就算唸完了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这件事被她的教授李锦明知道了之后,李锦明极力地劝导淑蓉的妈妈,劝他不要阻止淑蓉继续唸下去,让淑蓉留下来念毕业。因为他觉得淑蓉天生聪明好学,肯用功肯认真肯吃苦很有潜力,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前途光明一片的,所以千万不要轻易的放弃。而且,李锦明还对淑蓉的妈妈说,淑蓉是他这辈子见过最优秀、资质最好的学生,他不想失去这样一个好学生,所以他愿意帮助淑蓉脱离穷困,让他能好好的、安心专心地唸书,不必为了生活的压力而放弃了学业,也不必为了要养家餬口而忙于工作,因而没有时间唸书。后来,当淑蓉大学毕业后,还鼓吹他念硕士班博士班,指导他写论文,救济他家中的困顿贫穷,让他顺利的毕业,一路陪伴着他替他解除生活的负担,而如今他已经是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的教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