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2 / 3)

加入书签

且这个税收不是只维持一年,而是年年都要如此,那个大商贾愿意做这样的冤大头。他要有这钱,直接捐给朝廷,都能捐个三四品官当当,何必这样做好事不留名,半点好处也不沾。这下就连户部尚书都说不出话来,他朝他派出去的使臣看过去,见他们始终没有站出来反驳这人的,知道这多半就是真的了。“况且永安府的繁华都是我等看在眼里的,要是不富庶,我等岂会发现不了。”这位使臣说着将永安府百姓家家户户皆种植推广药材的事说了出来,“他们每家每户上的田税都在一两到三两左右,以我所见,二十万两左右这个数目恐怕都是小的。”毕竟,他们去的时候,有些人家家里的药材还没有到收获期,税收还没有交到县衙的税库司,他们只能根据永安府种植作物的田地估算一个大概的税收数目。“这竟然还不是最终数目!”他这么一说,朝堂上的百官全都哗然了,那永安府不知道现在富庶成了何等模样!恐怕比起当年鼎盛时间的苏州府来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仅仅两年时间,两年时间就能让一个偏远府城的繁荣赶超苏州府,这让他们这些远的地方只在京城的京官们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就像是做梦一般,十分不真实!“你们还有什么话说?!”皇帝睨着他们,这群要才干没才干,要能力没能力的朝臣不耐烦极了,“超出你们能力范围内的事,别人办到了,就是不可能?!”“这个世界上不可能的事情多了去。”皇帝站了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你们不去做,怎么知道不可能?!”大殿内的一众朝臣都沉默了。刚刚反驳的时候有理有据,轮到他们说话的时候,没人说话了,皇帝身上怒气更加浓郁了。眼见气氛愈发凝重,山雨欲来,户部的一位侍郎站出来了,他看向那位说话的使臣:“照你所说,永安府的百姓在不耽误种植庄稼的前提下,每家每户每年还能多出十两到三十两左右的收入?”使臣点头:“不错。”“这收入跟一些七八品官员的俸禄也不差了。”这位侍郎很快地算了一下,不同的是,七八品官员除了俸禄还有禄米、职田、养廉银等等收入,但这么比喻也没错就是,“吏部各地官员为何不推行开来?”这样,全天下的百姓都富庶了,银钱如流水般流向户部,何愁给其他几部供给不上银钱。户部其他人听这位同僚如此一说,皆是心头一震,整日跟银钱打交道的他们,太知道户部有多穷了,那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其他几部还成天使劲向他们要钱,可为难死他们了。现在有增添户部税收的方法,全都向先到方向似的朝吏部官员们看了过去:“是啊,永安府的人都已经做出功绩来了,吏部何不如依葫芦画瓢的实行!我们户部有了银钱,吏部各地官员的建设又有何愁?!”户部虽然掌管全国的田地、赋税、户籍,但各项政策实施起来还得靠吏部的地方官员才行。去年停职被查了半年刚官复原职没多久的吏部尚书,还有一众被罚了俸,罢了官,到现在都被补上钱财和官员,少了一大半人的吏部官员们听到户部等人这话,心都哆嗦了一下,消停日子没过多久,又开始是吧?“万万不可!”吏部尚书立马反驳了他,“永安府的成功只是个例,也只能是个例,若是全国如此推行,必定有人看到此间商机不种庄稼而改种药材,到时候全天下都是药材,药廉而百姓无粮可食,天下大乱也!”户部上下嘴皮一碰,说得倒是轻巧容易,全国推行,万一他们吏部有个什么cao作不当的,十个他的脑袋都不够砍的。可被家家户户年年都有十两到三十两左右的收入迷花了眼的其他几部人根本听不进去。“永安府种药材也没耽误种粮食,可见只要官员cao作得当,你所说的事必定不会发生,为何不能实施,你们吏部连这点胆量都没有吗?”兵部尚书也站出来说话了,六部里就数他们兵部最惨,将士以命在战场上杀敌,保家卫国,而朝堂这群人,每天都在为一点钱吵来吵去。要粮没粮,要饷没饷,要一点衣物兵器,还是没有。现在有一个能让全天下人发大财,也能让兵部各部充盈的办法,他想不通吏部尚书为何要拒绝。吏部尚书看着平日里最不对付的户部、兵部联合起来调转矛头对准他,一脸无奈:“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刚去永安府的几位使臣也说了,因为永安府百姓的大量种植,今年的药材物价已经跌了许多。”“这还是一个县的,我相信明年看到商机的其他县恐怕也会种植,价格还会往下走,永安府是偏远府城没有世家豪族,只要官员不偏颇,每家每户皆可种植,但其他地方呢?”“江南豪族众多,今年他们都没反应过来,才让永安府占了便宜,等永安府种植药材发了迹的事传至天下,你们说那些唯利是图的世家豪族会不会种植?!”别说是世家豪族了,就连他们这些官员听了都想回去把自家田地上的粮食拔了,种上这可以发财得药材。“世家的田地众多,人脉也宽广,恐怕不等我们找到销路,他们就内部吸收了,而我们吏部在全国推广种植的这些药材,又该如何消化?”“百姓心心念念旗期盼发财药材没有成功会不会引发群愤,发生此等问题谁来解决?”这个政策是很好,可要想在全国推行,就有点不现实了。吏部尚书不想让吏部也有做出丰功伟绩来的一天吗?当然想了!想归想,可他也不能拿吏部所有官员的性命和全天下赖以生存的土地瞎折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