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1(1 / 3)

加入书签

等到初六迎亲就是男方这么重头戏,到时候大摆流水席,并且连着摆两天,因为第三天薛林两家很大一部分亲友需要上班了。当然,这喜宴除了亲友,还邀请了阳湾乡附近一些经常来养殖场干活的人们,好在位置大,单三栋楼楼上楼下六间厅堂都能摆一三十桌,何况天气晴好的话,院子里还可以摆,真不赶巧碰到阴雨天也可以摆在西边两栋楼的楼上厅堂或是房间里。席面上要用的菜色,干货、糕点之类的年前就准备妥当了,鲜货从初一也开始准备。厨房里,姚晴天统筹,卤味自然是她亲手卤煮,热菜掌勺的主要还是阳湾镇花园饭店的大厨和阳湖县请来的厨师班底,帮厨的就多了,自家卤味店的员工,阳湾镇上的薛姓族人,还有高兰妹、万燕红和阳湾乡一些相熟的妇人。薛青松外家和新娘子同姓,这些年对薛青松不闻不问多少觉得有些亏欠,加上其他一些因素,这次薛青松婚礼,他们把礼数做得尤其充足,包了两辆大客车过来,一辆坐的是亲友,剩下那辆坐的是从市里请来的电影公司和摄影公司的工作人员。如今流行看大电影,这不林家那边给安排上了,姚晴天还让人准备了充足的茶水、瓜子花生等炒货。薛青松虽然没有亲兄弟,可薛家在阳湾镇是一个大家族,薛青松又是薛明华亲近的侄孙,这次虽然薛明华没有来,但是他夫人和孩子来了,所以附近薛姓族人纷纷都过来,加上外姓人,热闹情况不比当年薛家祭祖少。这次,薛洪不能再不出面了,不止要出面,还得送份像样的礼物给新婚的儿子,哪怕他已经没有什么家底了,但是好歹在县城还有套像样的房子,薛洪就当着薛明华夫人和薛家老家一纵人的面把他那套房子送给了儿子。那是薛洪唯一的房子,他还要住,只是所有权转给了薛青松。薛丽华母女也住在里面,等薛洪年老体衰,还要她们母女照顾,等薛洪去世后,薛青松可以凭借这张薛洪盖了手印的文书收回那套房子。薛青松不缺房子也不稀罕薛洪的东西,不过他还是收过来了,无他,就想知道打小明里暗里用言语攻击他的那对母女知道了会是什么表情。天公作美,初六是个大晴天,虽然夜里气温低,泥土路和泥土地都冻上了,可他们屋前屋后的院子地面大多都浇筑了水泥,不至于在化冻时踩得到处是泥。八只贴着红双喜的新箩筐,在初四去女方家行辞家礼回来后,姚晴天和赵军张罗着当天晚上就又填满了,有自家炒好的瓜子、花生,也有买的糖果、香烟,每个箩筐最上面自然少不了代表长久的松柏树枝。早早吃过早饭迎亲团队就开着车出发了,去往县城的公路虽然还没有开始修,有些坑坑洼洼,但是主体还是石头多泥土少,加上还没开始化冻,一路走的很顺利。迎亲团队出发后,姚晴天带着一纵人能放松放松,因为新娘子得下午才能接回来,中午那顿饭在女方家吃。至于下午多早能回来,一看迎亲团队的本事,一看女方亲友的态度,想娶人家捧在手心养了一十多年的明珠自然不是那么轻松的事。他们好歹有车,有笔直的公路,在交通主要靠走交流主要靠吼的山村,再加上女方那么起哄耽搁,到天黑甚至半夜才将新娘子接回来的事情可不少发生。上次给赵昕悦办满月宴,镇上中学薛校长一家来过,其余薛家人大多只听说过杨湾乡的养殖场。吃过早饭,一行人围着养殖场里里外外参观,一些不需要去厨房帮忙的人还不嫌路远跑去山里的厂房看了一圈。等到太阳高高升起,阳光洒满院子时,姚晴天让人把需要切的各色鱼肉蔬菜搬到院子里八仙桌上,再烧了一锅又一锅的热水,用盆盛着放在边上,这样在大太阳下切菜的人也不至于冷手冷脚。中饭其实也一点没含糊,毕竟几十号人在,实实在在的八大锅这个时候再合适不过,煮起来也不费事,锅也够数,都不需要姚晴天和厨师们动手,大块肉大块鱼下锅,下面大火架起来,帮忙的大妈大婶们热火朝天煮起来了。养殖场附近的几个村子,老老少少的,不拘认识不认识,但凡来这边看热闹,都被喊着坐下来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吃过中饭,厨房里就有条不紊地忙起来了,下午四点多,天还亮着,在路边玩耍张望的孩子纷纷喊着新娘子来了!迎亲的车队回来了。婚车进院子时,锣鼓喧天、炮声震耳,一身大红绸布绒花裙的新娘子被喜娘牵着下了车,入了门。两个喜娘头上戴着的绒花,被腿长手长的孩子抢走了,新娘子头上的绒花和珠花有红纱巾盖着,倒是还完好无缺。如今没有拜堂的步骤,林笑笑被喜娘扶着直接进了新房坐定,一群人又挤到新房里,拿喜烟喜糖,平常斯斯文文的薛青松此时顶着一张大红脸神采飞扬地带着众人搬嫁妆。三辆蓝色的大卡车上满满当当的,都是林家给林笑笑准备的嫁妆,从成套的组合大衣柜、桌椅板凳等木器以及洗衣机彩电冰箱大家伙,小到晾衣架、漱口杯等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些嫁妆是迎亲团队几个人花了两个多小时一件件从林家房里请出来搬上车的,这会从车上搬下来倒是省事很多,最起码不需要想破脑瓜子想吉祥话,也不要求一次只能搬一件,还有就是这边人多,搬起来就快。去迎亲的小伙子,除了新郎官,其余人卸完嫁妆都跟着赵军去厨房找吃的了。中午在酒店,大家一心惦记着早点动身,菜才上一半就收席了,酒更是一口没喝,这会饿的不行,好在这边厨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