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7(2 / 3)

加入书签

值钱。

接下来一段时间,沈长林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并一直试图尽自己的力量去尝试。

首先是说服了沈玉寿,然后和沈玉寿一块在罗氏、钱氏面前明示暗示,撒娇央求,让钱氏抱了一窝八只小鸡仔回来,一般村里人也就养五六只鸡,因为没那么多食物喂养,但沈长林和沈玉寿表示,以后家里的鸡他们来负责。

原本沈长林苦思一番没想到好的改善家里经济的方法,后来灵光一闪,他不用自己想,他可以模仿嘛,于是把注意力放在附近村庄富裕的人家身上,思考他们是怎么将日子过好的。

沈长林很快就想到了王氏,王氏养了二十多只鸭子,是附近的养鸭大户,每天可以捡六七个鸭蛋,攒一旬去镇上卖一次,一个可以卖一文钱,刨除自家吃的,一个月卖蛋就能得一百五十文,积少成多,一年就是一两半银子,还不包括卖老鸭子的收入。

王氏可以养鸭子,他和沈玉寿可以养鸡,而且在王氏身边耳濡目染,沈长林学到了不少喂鸭子的窍门,鸭子和鸡的养法是差不多的。

鸡仔抱回来没多久,大岩村的私塾重新开课了。

前一日沈玉寿沈长林就收拾好了书袋,第二天清早吃过早饭,边背书边往大岩村去了。

很久没有去私塾上课,沈长林还挺激动的,给自己规定的任务全部完成,现在他已经可以熟背四本启蒙读物和十五首唐诗,字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沈玉寿虽然背书有点磕绊,但也基本可以背下来。

他俩到的最早,李童生夸他们都长高了,还胖了一些。

沈长林微微点头回以微笑,秋收这段日子吃的极好,长高长胖是自然的事,接着打开书袋,将这段时间练的字交给李童生看。

粗糙的黄麻纸上密密麻麻全是字迹,李童生简单的翻阅了一遍,瞳孔微震,他们年纪尚小,字迹还很稚嫩,难得的是那份自律和坚持不懈,休学期间坚持背书练字,还向自己交作业,就连前得意门生沈玉堂也不曾做到。

“很好,很好啊……”

经过沈玉堂的事以后,李童生也深刻的检讨了自己,平时是不是只顾着夸他教他学问,而忽略了做人的道理,反而误了他,所以这次虽然赞许沈长林沈玉寿的刻苦,但面上没有表现出来,摁下自己爱才之心,强装镇定:“快入座吧。”

但是李童生心里,已经忍不住想入非非,如此优秀的学生,是不是可以走科举路呢?

有考评

◎科举大业待兴◎

沈长林还不知李童生对自己寄予厚望,他现在的生活很规律,上午去私塾读书,中午喂鸡,下午自习练字,傍晚练拳,晚上背书,然后熄灯睡觉。

很快三个月时间过去,在他和沈玉寿的精心照顾下,八只小鸡仔全部健康长大,开始下蛋了,他们找来一个陶罐,将鸡蛋存在里面,没多久就积攒了三十枚。

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私塾会放假,这天正是十五,钱氏要去镇上卖南瓜,沈长林和沈玉寿提着蛋跟她一块出发。

但没想到卖鸡蛋的竞争还挺大,在集市上蹲了半个时辰,连问的人都没有,钱氏习以为常:“今天卖不掉的话,我明日再来。”

沈长林却不想认输,往后他还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呢,鸡蛋没有稳定销路可不行,便提着篮子站起来:“奶奶,我上别处问问去。”

钱氏思索了一会,孩子们到镇上来多很多次了,应该不会迷路,在叮嘱他们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后允了。

俩个孩子手牵着手往前走,沈长林找了个更热闹的地方蹲下,吆喝:“卖鸡蛋,新鲜的鸡蛋。”

这次运气好些,以一文一个的价钱卖出五个,接着生意又陷入低迷,沈长林觉得这样还是不行,他和沈玉寿的主要任务是念书,可没这么多精力卖鸡蛋。

“走,到别处看看去。”沈长林再次站起来,和沈玉寿一起走到了鸿辉大酒楼门前,酒楼食客众多,每日的鸡蛋消耗量应该很大。

沈玉寿见着人多就害怕,脸色都白了,但看弟弟镇定自若,他被无声的鼓励了,鼓起全部勇气问店小二:“请问收鸡蛋吗?”

“去后厨问问!”店小二忙着跑趟,急匆匆的给他们指了路。

沈长林知道沈玉寿怕生,方才故意给他锻炼的机会,见他终于迈出那一步,竖起大拇指夸道:“你真厉害。”

沈玉寿害羞又开心的笑了。

后厨比前面更忙,他们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管事的问收鸡蛋的事。

酒楼有自己的采购渠道,偶尔也收零散的货,但鸡蛋的库存已经够了,管事挥手:“出去吧,我们不要!”

沈长林叹口气,耸耸肩正准备出去,突然闻见一股洋葱味,穿来快半年了,沈长林第一次见到洋葱,他还以为这世界没有呢,管事的见小孩看呆了,不无得意的说:“这是蔡老三从粤地来的新品种,烩羊肉烩猪五花特别好吃,那叫一个香。”;

原来是刚传入的,难怪平时没有见到。

再看切洋葱的帮厨,一边切一边吧嗒掉泪,被熏的,沈长林大声说:“你点支蜡烛在旁边,就不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