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226(1 / 2)

加入书签

而且这娃嘴甜,见了谁都能说上话,还特别有礼貌,这样的孩子谁见了不稀罕啊?

俩大的都去上学了,家里其实也能轻松点儿。

有周桂兰和苏安芳姐妹照看着俩小的,许世彦跟苏安瑛则是家里家外忙活。

快秋收了,许家还种了点儿地,山上还有棒槌,哪样不得忙啊?

“我今天去掛划地看了,那头参土刨的一般。

也只能这样了,包出去刨土,咋地也比不上咱自己家收拾。”晚间,许世彦跟苏安瑛闲聊。

南天门掛划地那头,开春分地的时候,两家七口人一共分了三十来丈参土。

许世彦得上班,哪有时间去刨土?许成厚岁数大了,苏安瑛一个女的,都没法去刨土。

所以许世彦就把那三十来丈参土包出去了,找人给干活,一丈两块钱。

毕竟不是所有人家都像许家这样,更多的是家里好几个劳力,可分的地和参土都不多,得想办法挣钱。

不过这活要是包出去给别人干,总归比不上在自己手里。

许世彦又是个特别仔细的人,看别人干的那个活,他是真看不上,觉得太糙。

“行啊,将就着吧,能咋办?实在不行,倒土的时候我上去看着,好好倒一遍呗。

你不能指望着谁都跟你一样,干活那么好啊。”苏安瑛就只能劝。

参场丰收

一参场每年起货一两万丈,年产水参近三十万斤。

今年起货那些,正好是去年用豆饼水追肥的,预计产量还会高一些。

这么大的产量,要是全挤在秋分前后起参做货,根本就不行。

所以刚进九月,一参场就开始分拨起参,加工厂也开始干活。

一参场加工厂,就在场部的北面,占地面积很大。

这边可比二大队那个加工厂强多了,里头有蒸参罐、烘干机、刷参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价值四十余万元。

其他配套设施也很齐全,场地更大。

每到秋季,一参场所有职工,连同家属,全都动员起来,起参做货。

即便这样,人工也不太够,还需要从外面找一些临时工。

甚至东岗初中、高中的学生,都会在这个时候,去加工厂干几天活,挣班费。

对于这个年月的学生来说,上学不仅仅是念书,还得参加劳动,学校专门有劳动课。

冬天劈柴禾烧炉子、清雪、春天种地铲地、夏天除草清理操场、秋天收地扒苞米打豆子。

这些活,学生们哪样儿也不落,都得干。

等着再过两年,校办参场出现,学生还得上参地里点参籽、薅草呢。

第一天起参,不光许世彦等人上山了,就连历秉卓、林启越,也全都去了,就为了证实一下豆饼水追肥的效果。

这两年,参地的苫盖方式又有了改变。

从以前的棒槌板子油毡纸,变成黄色透明的塑料薄膜和帘子、弓条等,从单面棚变成小拱棚。

黄色聚氯乙烯苫参膜宽幅将近两米,比较软,透光性强,抗老化时间短。

目前相关部门又在研究蓝色聚乙烯膜,抗老化性能优于黄色这种。

一参场已经将参棚更新换代,目前都是用黄色聚氯乙烯来苫盖,至于农业队,还没用呢,主要是参膜太贵了。

这种撤棚的时候就能省心点儿,只要把上面的压条、弓条解开,将塑料布和底下的帘子卷起来就行了,所以干活很快。

前面俩人撤棚,后面跟个人用镰刀割参叶,然后就可以起参了。

“林书记快看,今年的棒槌属实不错,个头普遍比往年的大一些。

等会儿起出来一个串,整体过秤,咱就能试出来具体增产多少了,我感觉,增产百分之二十没啥问题。”

那边刚起了个头,大家就察觉出来,今年的人参长势不一般,明显比往年的大一些。

“快,告诉大家伙儿,抓紧时间干活,等下赶紧过秤统计产量。”

林启越一看地里起出来的棒槌,激动的说道。

一丈增产一斤水参,最低就十几块钱了,目前看来,一丈绝对不可能只增产一斤。

一参场今年起货将近两万丈,这要是整体算下来,增产多少,增收多少?

换成谁也得激动啊,更别提林启越是参场书记了。

他现在满眼睛都是棒槌,脑子里都是今年能增加多少收入。

有了这笔钱,场子得再买点儿啥,工人多发多少福利。

林书记都发话了,底下干活的工人还不得快点儿?于是众人加快速度起参。

没用多长时间,一串四十来丈起出来,棒槌抖搂干净土,装到麻袋里。

那头有人拿过来大杆秤,几个壮小伙子抬着秤开始挨个儿麻袋过秤,旁边还有个人,专门拿着本子记录。

不多时,数据统计出来,一串四十二丈棒槌,共起出八百五十斤水参,平均一丈可起水参二十斤多点儿。

数据一报到林书记那里,在场的几个干部全都乐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