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283(1 / 2)

加入书签

“爹,你和我妈岁数都大了,以后也干不了啥。

虽说有大哥他们给点儿养老费,实际上也不多。

我说话可能不好听,这笔钱你俩留着,权当过河钱儿总行了吧?”

苏安瑛一看丈夫劝不动,她把钱接过来,往公婆面前儿推。

在东北,办理丧事出殡的时候,经过路口、河流或者桥,都要丢点儿钱。

这个钱是给逝去的灵魂用来渡河或寻路的,所以被称为过河钱。

后来就被引申为,老人岁数大了之后,留下的最后一笔傍身钱。

有这笔钱在,老人就算走的再突然,哪怕没啥后人了,也能操办了身后事。

一般的老人过了六十之后,就开始给自己攒寿材、寿衣、过河钱。

许成厚也六十多了,别看他体格挺好,这两年也开始悄悄摸摸的,让周桂兰给他攒料子打算做寿衣了。

“瑛子,胡说啥呢?咱爹咱妈体格都那么好。

再说了,还有我们兄弟几个呢,哪用他们攒啥过河钱儿啊?”

许世彦瞪了媳妇一眼,明着是训媳妇,暗地里是故意拿话激老两口,就是为了让老两口收下钱。

“你看你,说瑛子干啥?我都这岁数了,啥都不忌讳。人还有不死的?不死那都成老妖怪了。”

许成厚瞪了儿子一眼,然后扭头,看了看妻子周桂兰。

“老婆子,你看这事儿?”许成厚心思重,刚才儿子儿媳的话,确实说到他心里头了。

这人啊,岁数大了,难免有个病啊灾儿的,自己手里没钱,到时候全得指望着儿子。

要是儿子孝顺的还好说,摊上不孝顺的呢?咋整?

许家这五个儿子,别看平日里像是都挺好,实际上能靠得住的,也就老三。

老三两口子都挺好,实在,对爹妈也孝敬,啥事情都想着老人。

老二还行,可是那媳妇不咋地,以后真有事儿,也不敢说啥样儿。

这两年为了许世琴手术治病,老两口手里的钱也划拉差不多了。

许成厚岁数渐渐大了,往后也干不了啥,光指着儿子每个月给那点儿钱,说实话也就是个平常吃用,真遇上大事儿了根本不够干啥的。

总不能一有事儿就管老三要吧?

住家过日子,谁也不能把钱全留在家里,万一就赶上老三手头不方便咋整?

配合默契

许成厚看了周桂兰一眼,朝她努努嘴,示意她说话。

“你要我说?那我的意思,改天把他们兄弟几个都叫到跟前儿来。

大家伙儿当个见证,咱俩就把房子两万块钱卖给老三。”

这么多年的老夫老妻了,默契没话说,周桂兰立刻明白了丈夫的意思,于是跟许成厚玩了一次配合。

这事儿,他俩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不知道琢磨多少回了。

尤其是昨天晚上,得知君子兰挣了这么多钱之后,周桂兰整宿都没怎么睡,翻来覆去的琢磨。

当初让老三带着老二的时候,谁也没寻思君子兰能挣这么老些钱,不过是想让老三拉扯老二一把。

当时就寻思着,顶多挣个千八百块的,那几个就算知道了,也没啥大不了。

就不带他们了,能咋地?

他们一个个都有工作,老大、老五还是两口子上班双职工,差这点儿钱了?

可眼下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老三挣了两百多万,老六得了一百多万,老二拿了四万。

而赵建设、黄胜利那些外人,各自都分了三十多万。

这么些钱,谁不眼红?

这事儿总有瞒不住的一天,将来让那兄弟几个知道,落埋怨是跑不了的,搞不好还得记恨。

当初可是许成厚发话,不让带那哥儿几个的,他们知道了还能不记仇?

本来离着就远,一年回来两次,给点儿钱和粮。

这要是再知道了前因后果,往后回不回来,给不给钱的都两说了。

这些个兔崽子要是翻脸不认人,那当初签的那份养老协议肯定也就没用了。

现在他们不管老人,可不表示将来爹妈没有了,他们不会蹦出来要分家产。

所以,这事儿得提前有个准备。

原本,许成厚跟周桂兰的意思,是找个机会跟儿子们说一声儿,想要把房子过户给老三,往后他们就跟着老三一起过。

反正现在也跟一起过没啥区别,说开了,就是给老三撑个腰,以后省的麻烦。

不过,他俩也担心,老三两口子不肯占这个便宜。

正好老三两口子非得要给两万块钱,老两口都不用商量,一个眼神儿就明白了。

不如就拿这个钱当借口,正好把房子的事情办了,免得以后啰嗦。

他们死了眼睛一闭啥都不知道,儿孙们到时候打翻天,不好,那样可太丢人了。

“老三,瑛子,你妈说这个,我同意。

你俩看看吧,要是你俩乐意,这钱我就收着,要是你俩不同意,那这钱,我绝对不收。”

许成厚朝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